第二十六章返校 (第2/3页)
着伸手从志贞手中接过儿子国益,疼爱地抱在怀里。
第二天早饭,整个吃饭时间,对面的老母亲谭氏一直注意着儿子张光天的动象。
她似乎感觉到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这是一种发至灵魂深处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她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她放下碗后,起身回到自己卧室,上到炕上,从炕柜里面取出一些银元和钱票来,用手帕裹紧绑好后,走到当间。来到正在放碗,准备起身的儿子光天跟前,把手里的钱递给他,说道:“灏儿,这些钱你顺便拿上,还要用就写信回来,叫你哥给你送去。”
张光天双手接过母亲递给他的钱,装进上衣口袋里,迟迟望着母亲,似乎有很多话要说,过了会儿,他又转身来,向嫂子金兰说:“嫂子,照顾爹妈的事就交给你和我哥了,要请你们多担待一些。”
“你放心吧,”金兰点着头说,“我们会照顾好老人的。”
张光天点了下头又转过身来,面对母亲说:“妈,您老要保重好您的身子,我走了。”
这时,站在身旁的嫂子金、志贞和文迎及妹妹希廷一起看着张光天。
张光天也似乎从她们的目光中看到了什么,他把目光投向志贞和她怀里的儿子国益,伸手抱了过来,在他的小脸上亲了一下,说:“志贞,你要保护好身子,我走了。”
说毕,递过孩子,再次看了看面前的老妈和大家,他看到老人向他挥了下手后,迈步跨过门槛走到天井,一直走过中房,走出前房,下了台阶向街道北头走去。
他没有去北院向大哥和三哥道别,是因为怕他们话多,耽误他的赶路,再者,怕自己感情出了麻烦。
金兰和文迎看着张光天走出大门,这才拿上饭桌上的碗筷等来到灶房,向俩人说了二弟光天走了的事情。
正在北院吃饭的什一和老三二人听说光天已经走了时,赶紧放下碗筷,起身向城门口追去。
他们一直赶到城门外池塘边,又赶到胡同口,向下望去,张光天已经走到胡同下口,两人又顺着胡同往下追去,来到马房处时,从胡同西边坡上爬了上去,站在马房东边的高塄上向东北看去,张光天正疾步如跑的向苍峪方向走去,已经走去很远。两人默默目送着张光天,直到光天的身影消失在眼前才收回目光,转身向回走去。
一路上,张光天从三家庄东边的大皂荚树东向北走到渠头东边,向东北方向的陈家坟斜插过去,再斜插向任家城方向,从南城壕处的小路直下沟底。这是一条塬上通往黄鹿塬下人走的必经之路。
下到沟底,就是坡底下了。从这里可以向东北方向的二郎庙直到哑柏,再从哑柏庵门前走上官道。
张光天一路疾步走着,因为心里有事,他无心去看望路旁所发生的事情。时儿有一两辆黄皮兵的汽车开来开去,扬起浓烈的尘土。
张光天和行走的路人们也无须回避,只是各自走着。也因为大旱灾年已起,整个大地一片空白,没有庄稼,就连小一点的树木也开始枯萎死亡,整个大地失去了绿色,似乎没有了生命。
他一路疾走着,很快来到周至县城二曲镇。他没有进城,而是从石桥拐到城墙南面的路上。这里必竞要少好多麻烦,况且他不进城去买东西。
因为城里门市集中,人员复杂,所有人的出入都得接受黄皮兵的检查。因为他恨透了那些耀耀武扬威的黄皮兵,更见不得那些动不动就动手打人的黄皮兵们。
来到八云塔下,张光天驻足抬头,远远看了看这个北宋年间的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