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运载火箭的雏形 (第2/3页)
在城外,只见三面城墙数十名士兵,正在纷纷点燃火箭上的捻线。那些射入城内的火箭,此时就像现代二踢脚一样插在地上,后面的士兵拿着火把点燃捻线,然后火药燃烧的力量把整个箭支送上了天。
飞上天的火箭一个个后面喷着火,好像现在的运载火箭一般,这可能是最早的运载火箭了。借着火药的力量,整个箭支能在空中飞行数千米。
火药始见于秦朝,但是因为文献不足以及当时只是因为炼丹时偶尔做出的副产品,并没有制式纪录制作方法.其中一种相传最初火药纪录原因,则为炼丹术文献中的记载,警告千万不可混和一些指定物品,不然就会引起爆炸。
不过火药在宋*始在被应用与战争之中,在汉代也有人尝试过用火药做一些武器,比如这最早的‘火箭’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火药可以增加弩箭的射程,但是因为没有准头,而且火药并不易保存,因为并没有展开大规模的使用。
城内的张鲁军早就乱成了一团,作为领军的张鲁也被这一下子弄个措手不及。
“主公,探子已经探明了情况,原来城内的房屋上都被庞统洒下了硝石和硫磺,我们现在必须撤出勉城。南西北三面都鼓声大作,怕是有伏兵,唯独东方静悄悄的。”
“那还等什么,赶紧通令全军,向东面撤退。”张鲁焦急的说道。
“不行主公。”杨松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探明情况之后,他就明白了自己这一方是中计了,“主公,三面围城,为何单单东面没人,肯定是庞统的计谋,我们偏偏不能从东面突围。”
围在周围的众文武一想确实是这个理,纷纷附和赞同杨松的建议。
一提到庞统,张鲁就想起弟弟被杀,那封讥讽自己的信。内心的火就不打一处来,他瞪着牛眼环视了一下周围,恶狠狠的说道:“庞贼用兵,我以看破,用兵之道虚虚实实。东面没人,他料想我们定然不会走东边,我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传令三军徐徐从东城门退军,切勿慌乱。”
此时正在张鲁气头上,谁敢触犯他的逆鳞?杨松的建议他们只是认为有道理而已,谁也不敢保证主公说的对。万一多嘴建议主公不走东面,出城被伏击了,那暴怒的主公还不把所有的气都撒在自己身上?那自己,家族以后在汉中还能有好日子过?
这些世家大族的官员,别的方面不行,但是趋利避害绝对是有一套,嗅觉的灵敏当今的政坛政客都有所不及。众人纷纷都不说话了,这是明哲保身。
一看没人质疑自己决定,张鲁脸色暴怒的神色这才缓缓消散。不过内心的的火气却更大了。如果一个人处于暴怒的边缘,心中的怒火急需找一个发泄口发泄出来。但是此时,众人都纷纷明哲保身,把这个发泄口给关闭了。这股邪火张鲁就憋在了心里,憋的越久,日后需要宣泄的火气可就越多……
城外的魏延一直在注视这城内张鲁军的动向,一看张鲁军真的从东城门撤退了,他不禁一喜。同时对庞统也更加佩服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