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第五十六章 (第3/3页)
,如果说攻打天下时他们尚能齐心,如今大势已定只等着瓜分利益,则正是他们窝里缠斗之时。据我观察,乱军的头目如今已无力掌控全局,只要我能顺利地联合各方力量,等乱匪们军心大乱时一举出击,则制胜的把握足可十拿九稳。只是我本该是个已死之人,如今不能轻易曝露身份,所以道灵,我打着苻府的旗号网罗各地旧部和朝中势力,其实是用你的名义。”
“我的名义?”苻道灵不禁一怔,低头看了一眼睡在自己怀中的孩子,隐约便猜出几分哥哥的意图。
“道灵,如今天下大势已去,但大魏的国祚并非全无转机,”苻长卿深深望了一眼自己冰雪聪明的妹妹,口气尽量和缓地对她说,“道灵,你还记得前朝那位拥立幼主、垂帘听政的一代贤后吗?我想,我会把你送到那个位置。”
苻道灵被哥哥的话惊了一跳,然而她很快就冷静下来,对苻长卿轻轻点了点头:“大哥,我明白的。身逢乱世,又做了贵嫔生下麟儿,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不横下心闯一闯,又能有什么光明的出路呢?”
苻长卿看着自己明慧通达的妹妹,不禁带着些骄傲地点了点头,又侧过脸来,凝视着一直安静坐在自己身旁的安眉,缓缓开口道:“事成之后,我会隐姓埋名辅佐幼主,永远都不会再回苻府;而我这辈子,将和安眉厮守终生。道灵,重兴苻氏一门的大任,就交给你了。”
他这一句话,让安眉和苻道灵同时落泪。安眉此刻被苻长卿握住一只手,只觉得从他掌心传来的阵阵热力,使她感到无比地温暖和安心;而苻道灵却是哽咽着低下头,伸手捂住自己发红的眼眶:“大哥你说的这是什么话……说是将大任交给我,其实,还不是要你帮着我和麒麟?苻家这一辈,只有靠你才能复兴……”
苻长卿听着妹妹半带埋怨的话,却只是笑着不答。这时一直安卧在苻道灵怀中酣眠的小男孩,却忽然从甜甜的睡梦中醒来,兀自睁着一双清亮的眼睛望着母亲笑,又向她伸出了一只胖乎乎的小手,喃喃个不休:“母亲,母亲……”
众人被他天真的笑语惹得怔怔发愣,直到回过神时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蒙在窗棂上的细绢已变成了朦胧的亮蓝色,窗外的天早就亮了。
随后短短一年时间,盘踞在洛阳的大兴渠乱匪,因为分赃不均引发内讧,就在人心浮动之际,被京城内外的官军联合挫败。匪首徐珍于乱军混战时中流矢身亡,各地余部也被陆续剿灭,于是天下局势稍定,先帝幼子邵麒麟即位,由太后苻氏垂帘听政,定国号重兴。
大魏朝经此一乱后元气重伤,因而中断了大兴渠的修筑,又放还劳役归乡,奖励耕织休养生息,终于在两年后使得天下百废俱兴。
黎民百姓们安居乐业,纷纷对幼主和太后歌功颂德。垂帘听政的苻太后出身名门,乃是青齐苻氏之女,因此当她掌权之后,在先帝时被削爵打压的苻府,又藉此重兴起来。故而也有些爱捕风捉影嚼舌根的人,说这国号“重兴”二字,不但兴了大魏,也兴了苻氏一族。
不过尽管苻氏骄盛日隆,苻太后的家族中,却也没出几个显赫的人物。大抵富贵之家多败儿,至今洛阳城的百姓论起这件事时,都会连带着想起苻氏英年横死的长公子,论及当年“洛中英英”的风华,言谈之余无不唏嘘。
据说苻太后明惠博识,颇能臧否人物,除了提拔自己的家族之外,也倚重朝中一批老臣,其中还特别信赖一个太傅。说起这个太傅,也是个挺有趣的谈资,传说他出身神秘,在寇乱之中横空出世,奔走于各路官军阵营连横合纵,为剿灭乱匪立下了汗马功劳。
偏偏他又无名无姓,除了太后,天下大概没人知道他的来历。平日他深居简出,只和夫人居住在皇宫附近的太傅府中,连早朝都不露面。举凡朝政大事,需要太傅定夺的,苻太后都是派人直接用马车将他接入深宫密谈;有时甚至一抬凤舆,抱着年幼的小皇帝亲临太傅府,一直盘桓到第二天鸡鸣时分才回宫。
只是这苻太后虽名为太后,却正当青春年华,久而久之,难免就传出些风言风语。这大概也是这位贤德的苻太后,唯一可以被人诟病地方了。说起这事还有个轶闻,原来当日这流言在坊间传得久了,苻府二公子苻仲卿年少气盛,某日曾率领一干仆从骑着大马冲进太傅府,扬言要好好找那个太傅一顿麻烦。不料他冲进太傅府后不到一个时辰,竟然就大哭着从太傅府里奔出来,吓得围在府外等候主人的仆从们目瞪口呆。
至此那太傅与太后之间密切的往来,苻府上下从此便三缄其口、不再过问,由着那太傅运筹帷幄,辅弼太后治理天下。又有好事者传说,这不露面的太傅说话声音嘶哑,而他夫人的腿脚则有点跛。因此后来就有这样一首童谣,时时被街头嬉闹的小儿们挂在口中:
“哑太傅,不上朝;瘸夫人,坐大轿。一摇一摇买蒸糕,太后来了不让道,大家一起吃糕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