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7 神秘模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67 神秘模块 (第2/3页)

   最终,戚玥发现机甲库中几乎所有由彩虹桥开发的机甲,不管是哪个厂商制造生产的,都带有这一模块。机甲出厂年限从几十年前,一直到最近的五年不等。

    什么样的测试,要做这么多年?戚玥当时是越发的好奇,于是趁着修理的时候统统拆解下来搬回自己在dream大楼的办公室——寝室太小,实在放不下这么多东西。

    这个模块表面上看由三个相互内嵌的,边长为5cm的黑色立方体组成。外型很像一个抽象的艺术品。戚玥将它拿在手里时发现它非常的轻,外壳材质乍一看很普通,但却是高强度的合成塑料。这种塑料虽然轻薄,但是强度极大。再加上当时解构机甲,发现这个模块周围都有减震配置,明如果正常使用机甲,恐怕很难会破坏其外壳。

    若她猛然看到这样的防护,第一反应绝对是以为制作公司是为了保护内部的结构。然而仔细思考之后,她却觉得,防护却很可能是为了不让内部物质伤害到机甲,影响驾驶员操作和机甲正常运行。

    那这个神秘模块究竟是什么呢?

    戚玥一开始也毫无头绪。她首先将破损的模块隔离开来,然后在确认没有任何辐射的情况下,使用简单防护措施,开始拆解。

    模块里面的结构相当简单。一个微型芯片,包括信息处理,运算功能,还有微型存储设备,保证能储存极大量的信息。另外,其内部似乎还配备了独立的信号发射器。然而在外壳破裂的时候,发射器已经停止工作,并进行了“自毁”。这也使得戚玥无法从中找到其发射的目标是哪里。

    因为是非商业化的设计,所以所有的配置都相当简单直接,并没有经过包装,看起来十分粗糙。这样也是有好处的。戚玥轻易从许多零件的外观上就能判断出其用途,也很容易找到编号和型号。

    整个模块里,有三块属性未知的白色泥状物是比较奇特的。在麦兜进行过测试后,将所有属性列在了屏幕上,并且判断,这不是任何已知的材质。

    戚玥让麦兜对这种材料进行各种更深层的测试,如果是合成材料就分解成分,如果不是,则对比最接近的已知材料,或者从其属性特点至少判断出产地。

    而戚玥则从其他内部结构进行分析。

    芯片上的内容并不难解读,存储的数据也很快被读取出来。但是那密密麻麻的数据让戚玥看起来十分陌生,看了许久也无法认出其究竟是什么。

    而在模块中,还有一个转换装置引起了戚玥的注意。这个装置的作用很简单也很明显,就是收集信号然后转换。有点类似戚玥之前用过的热敏感材料金氘赭的信号转换器。只不过那个是将热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那么这个装置,是转换的什么呢?

    也就是那三团白色的物质,是用来收集什么样的信号的呢?

    这件事发生在上学期期中,然而戚玥一直都没有头绪。直到开学前不久,暑假实习快结束的时候,她才无意发现了些许线索。

    每年的那个时间,都是小麦哲伦星系新材料利用研讨会的举办时间,今年也不例外。戚玥虽然一直没有参加过,却会偶尔去浏览这种会议的报告和相关论文。虽然会上提到的东西较为理论,最后真正产生实际应用价值的并不多,但是很多奇妙的思想和业内人士锲而不舍的尝试,总能让人感到惊喜。

    今年因为白色神秘物质的关系,戚玥突然兴起了一个念头,去翻看这个会议的历史记录。

    这一翻,还真有所发现。

    在大约四十年前的一届会议上,有一个家里做矿产生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