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更新 (第3/3页)
。”他再次强调,“它们不该被如此粗暴的对待。”
主持人为了缓和气氛调侃了两句:“喔,看来教授真的很看重这个问题呢。不知道珂的团队会不会因此而改变计划?”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古之玉提高声音,“不管他们最终决定如何,我当然希望乌云机甲队能重视起来。至少能以正常的心态审视它。”
他到这里,旁边一直闭眼假寐的一名老教授睁开眼睛,道:“小孩子想玩,就让他们放心大胆去玩。之前的风波我们也都看过了,日光之下的推断确实有道理,不过风险是建立在多次启动系统的基础上的。也就是,只要限定系统启动的次数,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之玉啊,没必要因为这种能轻易解决的小问题,扼杀一个很有潜力的系统嘛。”
古之玉愣了一下,不由又着急地想要开口。但这时候,主持人为了主持进度,不得不打断他们的交流,将话题拉回比赛上面。
“好的,让我们现在回到比赛中,先为大家播报一下各个机甲队的进度。”随着她的声音,各机甲队的成品阶段图被展示在屏幕上,从标注可以清晰看出乌云机甲队的进度最快,已经到了信号调试阶段。
DREAM也因为出色的发挥而有幸在屏幕上占得一席之地。他们的机甲已经基本成型。
小佳在介绍完之后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大家或许奇怪,为什么明明乌云的机甲还看不出外型,而其他机甲队明明已经成形,但是裁判们却认为乌云的进度比较快呢?我们请安诺斯基涅夫教授讲解一下。”
“呵,这个很好。”老教授虽然年纪大了,但是精神相当不错,“大家可以注意,外壳是否上并不是判断进度的关键。事实上从直播画面和各种数据显示,乌云机甲队的作品应该已经能完成基本动作了。他们现在是在完善附加功能。这对于很多大机甲队来讲,也是必要的一步。毕竟他们要为之后的战斗做准备。”
“原来如此呢。”
老教授的话似乎还没有完:“大家可以注意一下珂的装配手法,是非常标准的学院派装配法。与她类似的还有审判者的老队员雷德森。很突出。”
“教授的是。”女主持人敏儿立刻接话,“既然到这里,我们不妨来整理一下在这一届比赛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吧?讨论区内已经有不少热议了呢。”
“好的。那么根据我这里的统计,关于珂的帖子高居榜首。而乌云机甲队的沙夫也是实力老队员,议论不少。其他的包括刚刚教授提到的审判者的雷德森,巅峰的队长可可云西,MOON的月乐都频繁出现。”
“哎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啊,好像这些人共同的特点都是装配手法娴熟,擅长大型器械,比如吊装臂、自动装配仪、涡轮冲床、程控对接设备等。”
大型器械并不单单指器械的体积,而是指其并非单纯手工操作,而是需要巨大额外动力的。比如耗电很多的器械。
“你观察的很仔细。”小佳赞同道。
“我大胆猜想,从人们的关注点也可以看出,大机械的操作和工业化进程才是人类的科技工业发展方向吧?不知道几位教授怎么看呢?”
台上的教授们一时各抒己见。有的认为主持人得对,有的则认为手工拼装虽然进度慢,对人的要求高,但做出来的机甲却更加细腻。两者不能简单比较。
古之玉发表意见的时候,指着屏幕上的戚玥道:“事实上,我在讨论区也看见不少人在讨论她。相信也有很多人看出来了,这名叫做戚玥的学生基本功相当扎实,虽然对于大机械的操作较少,但显然是因为对机甲主流装配方式并不熟悉的缘故。”
“大机械固然对星际时代的机甲工业提供了蓬勃发展的先决条件,但是我们创办这种比赛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发掘更多的实践人才吗?手工组装机甲不但意味着组装者的水准更高,出品的作品更独具匠心,自由度高,也意味着他们更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为他们的手真真正正接触道机甲本身,而不是透过冰冷的大机械。”
他的话音刚落,直播屏幕上的戚玥刚好完成了最后一个四肢与躯干的连接工作,抬起头来。
一时间光线从窗外透过高高的玻璃窗射向屋内,她逆着阳光眯起眼睛,带着自信和释然微微一笑,光滑白皙的脸颊上仿佛撒了一层金灿灿的光辉。启蒙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