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 八小时奋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2 八小时奋战 (第2/3页)

恢复。

    “模式建立……模式分析……分析完毕……”麦兜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是否开始按照模式选题?”

    “确定。”戚玥说完,便将屏幕切换到了答题的界面。之前被她勾选收藏的委托一条条出现,就好像考试题目一样。而戚玥也开始专注地一道道回答问题。

    戚玥所选择的四级委托的任务多涉及理论应用实践。纯理论性的东西并不是她的强项,然而消化理论并巧妙地与具体事实结合这一点,她做得非常好。

    而且在测试排查错误方面,戚玥有着无与伦比的直觉。常常能推陈出新,另辟蹊径,不但能解决问题,还能维持系统的原本性能,甚至是提高性能。

    这些都得益于她在穿越之前接受的大量的、扎实的教育训练。在未来时代,学习和教育的方式虽然越发讲究个性尊重个体,但是总体上与三千年前的区别不大——除了教育手段有所改变,设备更加精良之外。

    学生,甚至是技师,高级技工都不再需要手工焊接,制作电路,只要在电脑里做出了电路图,一切都能被机械取代,自动完成。

    又快,又精准。

    可是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的是,有很多东西,是只有亲手触摸,真正接触到才能感受得真切。

    在穿越之前,戚玥不知多少个日夜将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一遍遍测试着电路,查看焊点,检测电路的稳定性,连通状态……

    而在穿越之后,她想要找一个小型手工电焊设备都不是那么容易。

    被她询问的人都感到很奇怪,为什么要用手工焊接?智能系统完全可以帮你完成。这就好像,为什么要用纸笔去计算,明明可以用计算器更快算出来的数学题一样。令人费解。

    最终,戚玥不得不买了一套比较便宜的机械焊接装置,动手拆掉焊接头,改装成自己用的顺手的,古老的电焊样子。

    这种动手能力上的差别,这种实践出来的经历,深深地印刻在了戚玥的思想上,哪怕她没有意识到这种优点,没有有意地去使用这个特点,也会不自觉地,以谁都没能察觉地方式影响着她的判断和未来发展。

    一道,两道,三道……

    戚玥的双眼紧紧盯着屏幕,对每一道题报以百分之百的专注。她的答题速度很快,而且作答非常简洁直接,切中要害。

    这些答案暂时不会被其他人看到,而是只能由委托者浏览。当他们确认正确有效地答案,接受答案之后,再由委托中心的专业人士评判,确认委托是否成功完成。

    这样做并不能证明得到的答案是绝对正确的——事实上,有很多的委托在当时被认为是完美正确完成,最后却被推翻。

    可是这无关紧要。事实上,专业人士的评判并不能确保委托答案的正确性,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确认这个委托是正常委托,而不是为了用户提高信用等级而制造的虚假委托。

    至于正确与否,则是由委托者自行判断的。

    有一些委托者都会在得到答案后实践,然后与给出最佳答案的人联系,反复考证,以获得最好效果。

    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戚玥已经完成了七张电路图的错误排查。她不但指出错误的位置,而且把原理,造成这种错误的可能原因,以及错误的影响,甚至是简单解决方案都写了下来。

    这其实并不是必须的,但是戚玥一直有这种习惯。

    也正因为这样,所有委托者在拿到她的答案之后都惊讶非常,然后很快地这种惊讶就变成了惊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