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蛊(作者:洛水三千)资料分析 (第2/3页)
舍弃已有的幸福,义无反顾地移情于放蛊的人。据传,某苗女看上了一个在乡中学教书的汉人,可这位汉人已有妻室,为了得到他,便在他喝的茶水中放蛊,汉人于是得了奇怪的病,延医请药都没啥用,最后经明眼人指点,方知是中了蛊,唯有放蛊者本人才能解治。苗女以此控制了这个倒霉的教书匠,将他老老实实地收在身边。另据说五十年代中期,沅陵棋坪乡有个姓石的小伙子,与一个叫小妹的苗家姑娘结婚,后来两人因过不拢就离了婚。没过多久,小伙子与一个叫翠翠的姑娘结了婚。小妹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又悔又恨,决心把小伙子从翠翠手里夺回来。于是想方设法,找到一个机会,用桐叶舀了一点凉水,暗中下了****,给小伙子喝了。小伙子自打喝了这一叶凉水后,心里就老是放不下小妹。虽然翠翠对他千般依,百般顺,他总是无可奈何地时常偷偷去和小妹幽会。翠翠知道他是中了小妹的****,曾背着他去哭求小妹收蛊,小妹不肯,翠翠无法,只好离开小伙子,让他又回到小妹的身边。
2。怕蛊俗称怕药。在湘西地区,丈夫怕老婆、媳妇怕婆婆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人解释说,这都是中了怕蛊的原因。张大强先生说,他家邻居住的是一对苗族夫妇,育有两个女儿,男的嫌弃老婆不生儿子,经常在外面与别的女人鬼混,有时一连几天甚至半个月也不回家,即使偶尔回一趟家,对老婆也是非打即骂,还逼其签字离婚。老婆忍无可忍,就将怕药悄悄放入了男人的茶缸子里。说来也怪,打那以后,男人虽然还是经常在外过夜,但打老婆的事却再也不敢了,人也蔫了很多,明显没有了往日的剽悍气。恐怕是因为怕蛊容易使男人阳萎,所以不是万不得己,湘西女子不对男人下这种蛊,即便万不得己而下,在药量上也是微乎其微,只要使男人对自己有那么一点惧怕的感觉就够了,没有哪个女人愿意自己的男人蔫头土脑的。据说这种蛊药,多是婆婆下给媳妇,妻子下给丈夫,其中种种说法,也不知有几分可以相信。
3。三种蛊药中,数恨蛊最为可怕。这种蛊,一般是在丈夫被别的女人抢去的情况下,妻子万般无奈而对丈夫放的一种蛊,目的是迫使丈夫浪子回头。湘西老辈人讲,中了恨蛊,尚不迷途知返,十有八九难逃一死。恨蛊实际上是一种********,在人体内潜伏期较长,一般都是半年后见效呈现中蛊症状,长的则要两三年才有反映,时间长短,主要由放蛊人决断。据说,有个姓张的瓦匠在外做瓦时,与别的女人好上了,过年也不回家。他老婆李氏知道后心里很难过,于是寻到丈夫要他回家。瓦匠不肯,李氏无奈之下,心一狠,就悄悄地在他的酒里下了恨蛊。临别时,她一再暗示丈夫说:“有病痛就早点回村来,三妹她爹是百病包医的郎中。”不知张瓦匠是不懂妻子的暗示,还是死了心不愿再回到黄脸婆身边。到第三个年头上,终于在莫名其妙的病痛折磨下死了。
放蛊的手段千姿百态,令人防不胜防。通常是草鬼婆将蛊药粉藏于指甲内,趁给人端茶递水或夹菜敬酒之间,神不知鬼不觉地弹入杯盏之中。
解蛊药通常暗地来自放蛊人。中了蛊要及时化解,否则对身体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危害。中蛊的症状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