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 第五十五章 人才计划 (第2/3页)
丰功伟业,那么五条一起成功呢?那么农业的尚书岂不是帝国第一尚书?
这是农业,路少峰在关注农业同时,也没有忘记教育!教育才是帝国的根本问题!第一个五年规划,在教育领域更是破天荒地划拨了一百亿两白银的巨额经费!教育部尚书大人孙家鼐也向路少峰汇报了未来五年内的教育规划,路少峰也是感到很满意!新朝新气象,看来中华帝国的这批官员还是能做到勤劳王事的!路少峰照例强调了几点:
第一、教材问题。原来的学院只是教授四书五经,而华西帝国的学校教材则分为公共教材和专业教材。通用教材包括国文,历史、地理,外文和法律等科目。国文则是教授四书五经为主;历史则是介绍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法律则是教授帝国的法律!帝国不再设政治思想科目,没有必要!这些通用教材由教育部的教材司专门负责!而专业教材则是各个行业的行业基本知识!大学、职业学院阶段的专业教材由各个学校自己汇编!
第二、教师问题,特别是国民基础教育的教师问题,则是在帝国师范大学的基础上,在各省的省会城市再建立各个师范学院,培养帝国的教师队伍!
第三、教育差异化:现在中华帝国从幼儿园到初中列为帝国国民基础教育,全部免费,高中、职业、和大学教育除了公办的大学免费之外,其他私立学校自己决定!
皇室六所大学全部免费,而路少峰早先命杨勇选出的青年根据兴趣全部进入六个学校,六岁儿童则进了帝国的幼儿园!皇家春秋大学,校址在紫禁城,历代皇帝居住、办公的地方,主要以培养帝国的大思想家为主,下设商鞅学院、儒家学院、墨家学院等思想学院。日后历代帝国宰相基本都出自春秋大学的儒家学院,因此儒家学院又有宰相学院的美名!而都察院督察御史、法院法官和检察院的检察官则大都出自春秋大学的商鞅学院,因此商鞅学院有三院摇篮之称!帝国大学的法律学院则被称为律师的圣地!帝国科技大学、校址在承德避暑山庄.咸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