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 第四十一章 恩科和思想大讨论 (第2/3页)
了!所以,帝国日报一开始主要报道的是神武皇帝的丰功伟绩!
但是报道了半个月之后,随着恩科开始,话题快速地转移到了策论题目如何看待商鞅上?一时之间,从朝堂到民间,从家庭晚宴到茶肆酒楼,所有的有大清人的地方,都在讨论着这个题目,也纷纷揣测着神武皇帝出这个题目的真实想法?到处是争论,四处是吵得脸红脖子粗的翻天覆地!
商鞅之法不足取?那么秦朝统一六国的根基不就是商鞅变法打下的吗?合六国之力竟然不能与一国抗衡,商鞅之功可谓彪炳千古!
大秦二世而亡,那不是商鞅的原因,是秦始皇的原因!
有为商鞅平反,极力称赞商鞅的;也有批判商鞅法制苛刻的!
而位于思想大讨论漩涡中心的路少峰则是一言不发!因为路少峰要的不是如何评价商鞅,而是讨论本身?这种思想自由的风气是他需要的!路少峰在治理国家上肯定是坚持法制,从这一点看他是肯定商鞅的!但是他也不否认传统的儒家思想也是华夏民族的精华,是民族思想璀璨的明珠!
到五月初的时候,帝国日报的风头一转,从评价商鞅转移到三人行必有我师,大清要不要效法西方的问题上!对于这个问题更加敏感,商鞅毕竟是中国人,要说到效法西方,这可得认真讨论了!
这次的争论比上一个话题还要广泛,很多洋人甚至也参与了进来!这些洋人的文章有的直接刊登在帝国日报上!一看洋人发表文章了,大清的文化人有的是啊,你登文章,我也登!一夜之间,大清帝国日报的报社就收到了近三百万份文章!什么样的观点都有,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
最后讨论来,讨论去,一种折中的意见发表了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路少峰也渐渐地养成了早上吃完饭看报纸的习惯,当他看到这个观点之后,立即召见了张之洞,问他这篇文章是不是他写的,而张之洞也老老实地点点头,表示承认!路少峰立即感叹,伟人就是伟人啊,不管放到哪里也是伟人啊!
恩科阅卷结束,共一千人选中,全部住进了紫禁城等待分派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虽然恩科结束了,但是对于如何评价商鞅和要不要效法西方的讨论还在继续!
1861年五月初,大清皇室和中央政权机关开始迁移!
胡雪岩、文祥还有奕訢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