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3章 刺刀下的贩毒集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3章 刺刀下的贩毒集团 (第2/3页)

看着眼前杀气腾腾的两个蒙面人,再看看那包远超过自己损失的银洋,上头鸡啄米的点头,下头尿了一裤子。

    这个可怜的小商人至死都没弄明白,这恍如做梦的大悲大喜的遭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要是照这样子多被偷几回,他还发财了呢。

    可是,他知道,那堆银洋是真的,蒙面人手里的家伙也是真的,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他到警察署哭闹了一番、挨了警察几皮带之后,就下了饭庄闸板、领着自家大胖娘们回了山东老家,从此绝口不提在哈尔滨开饭庄的事儿,真是被吓伤了。

    搁下瑞福莱饭庄老板不提,此时的李华彬,已经揣着张丘臣的推荐信,坐上了去齐齐哈尔的火车。

    而他这一去,为邱彤威,也为自己,同时拨好了生命倒计时的闹钟!

    在哈尔滨军统站的精心策划下,李华彬成功骗得了志大才疏的张丘臣的信任。

    怀揣着张丘臣的推荐信,李华彬踌躇满志地来到齐齐哈尔,并直奔邱彤威的公馆而去,以为凭着这封推荐信,就算邱彤威不到履相迎,起码加入一贯道还是轻而易举的。

    可是,当他踌躇满志地来到邱彤威的公馆,才发现修缮一新的公馆大门口站着一溜身穿纺绸衬衫、腰挎盒子炮、面目要吃人的家丁,如果来人不是乘车坐轿的达官显贵,那些狗仗人势的家丁非但不予通禀,赶倒霉了,还得挨他们一溜大嘴巴子。

    李华彬这才知道,自己还是把问题估计的太简单了。

    因为,他忘了,此时的邱彤威,背靠着日本人,早日不是昔日那个到处拉人入伙、靠装神弄鬼挣点散碎银两的吴下阿蒙了,不仅成为了一贯道内地位仅次于祖师的道长(相当于红衣大主教),还一跃成为齐齐哈尔最大的贩毒团伙的首脑,而且是合法的。

    当然,这也要归功于日伪政权对种毒、贩毒不遗余力地丛恿与鼓动。

    其实,早在日本人进占东北之前,东北及相邻的热河就已经有大面值种植罂粟的历史,1926年,汤玉麟督统热河时,口喊禁烟、手抓银钱,热河地区的鸦片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伪满政权建立后,继承汤督统的大业,竟然动用飞机在东北上空上空散发传单,极力宣传栽种大烟的好处,还设立奖励办法,对种植罂粟的老百姓不仅免服兵役,还可以贷款。于是,东北农民栽种鸦片蔚然成风。

    有了充足的货源,日伪政权在首都新京(长春市)正式成立鸦片专卖公署,并在奉天设立了大满号和大东号两个大公司,专门负责收购鸦片及制造烟膏、吗啡和海洛因等勾当。据说到了1940年,奉天鸦片制造工厂已是东亚最为先进的大型烟毒制造工厂,其产品不仅行销东北全境及天津、上海等地,甚至还走私至美国、加拿大和整个欧洲。

    日本人纵容毒品泛滥当然不是没事吃饱了撑的,而是其精心实施的“以鸦片杀人既可毒害中国人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