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二十二章 问题的关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百二十二章 问题的关键 (第2/3页)

小,重要程度,所得名次和距现在的时间长短依照一定的标准换算成分数,再用分数折算成参加国际比赛机会。每参加一次国际赛事,本年度就减去相应的分数,如此。分数高,参加国际赛事的机会就多,分数低,参加国际赛事的机会就少,这项规定执行了有相当长的时间,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是现在职业棋手积分排行榜的前身,尽管这样的方法存在相当的缺陷,现在棋院已不再使用,但不可否认是当时解决棋手参加国际比赛名额分配难题的一个好办法。不过,业余棋手没有类似等级分评定体系,虽然在网上谁多棋迷自发研究出各种的评分标准和评比结果,但中国棋院显然不能把那些评比结果做为选派参赛棋手名额的依据,而在短时间内,棋院也来不及推出自已的一套为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业余棋手积分评定体系,因此这个办法也行不通。所以说到底,最后最可能选择的办法还是选拔淘汰,让想参加三星杯的人先自已pk一下,优胜劣汰,把人数减少到十个以下就行了。这样的办法虽然费时费力,却是最公正公平,也是最不会引起争议的办法。”王仲明笑笑答道。

    “呃.....,真的吗?陈老,您觉的呢?”孙学刚又向陈淞生请教到。

    “差不多也就这个样子了,按以往的惯例,中国棋院在完成国内报名后需要在两周内将名单送交韩国棋院进行最后的确认,所以中国棋院必须在两周内把参赛名额的问题解决,通过比赛来决定谁参加谁不参加,大家各凭自已的实力争取机会,要是我肯定会采取这样的方案。”陈淞生答道。

    “......真的就这么简单?......那我刚才问黄德长的时候他怎么不马上给个回应,既然是最合理,最公平,最为大家所接受的方案,有必要非得拖到明天再表态吗?棋院每年搞那么多比赛,虽然两个星期的时间是有点儿紧,不过特事特办,对棋院而言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吧?”孙学刚有些纳闷的问道。

    “呵,你嘴上说说当然轻松了。”陈淞生笑道。

    “呃.....,怎么?我说的不对吗?”孙学刚奇怪问道——截止到刚才,报名参加三星杯的业余棋手总计十五人,算上了后三天,估计也超不过二十人吧?二十个人的比赛用得了多大的场地,多少的准备时间?虽然没有组织过围棋比赛,不过比这种规模大的多的会议他负责办理的多了,难道办一场围棋比赛比那些会议还要难吗?

    “呵,你说的也不能说有错,单要是办一场十几二十人参加的比赛,不要说是棋院,就是随便四大棋社之一都不是什么难事,问题是,这场比赛事先不在计划之中呀。你要知道,棋院和普通民间公司不同,他的每一笔支出都要有预算和理由,如果没有指标,就算是买个拖把都不能批,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比赛,不论规模大小,支出总是少不了的。如果参与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