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完颜昌的最后选择 (第2/3页)
河浮桥一断,完颜昌立即下令沿岸所有军队抛弃辎重,放弃黄河沿岸的各个州县与堡寨,全部收缩回汴梁。没法,他手头只剩下五千可战之兵,刚够布置防守汴梁四面八壁。与其分散兵力守那些防御薄弱的城池,损失宝贵的兵力,倒不如集中防守汴梁这样的坚城。至于郑州那边,再守已无意义,但不守又能如何?
月二十八,最令完颜昌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军队发生哗变。
驻守在汴梁以北的酸枣与阳武的两支军队,新附宋军发生哗变,杀掉本军名契丹谋克,以及将及数十异族军士,举城向天‘波’师输诚。消息传至汴梁,军中许多签军与新附宋军的军营中,气氛开始发生微妙变化,看向契丹人与渤海人的眼神颇多不善。如果不是有完颜昌的‘女’真合扎‘精’锐卫兵的‘淫’威镇压着,真不敢想像会发生什么。
郑州那边,在天诛军派出一名信使,手持,在郑州城下宣布黄河浮桥被天火焚毁之后,金军军心隔日,天诛军刚派出两个旅发起试探‘性’进攻,毫无战意的五、六千金军竟然一触即溃,弃城而逃。被围阙一的天诛军骑兵一追杀过汴河,直至距离汴京城不足七里的板桥,才被二千出城接应的金军挡住。
拔离速率二千余残兵退入汴京,刚向完颜昌‘交’令,回营后立刻病倒,高烧不退。拔离速也是年近五旬的老人了,这月炼狱似地征战。一败再败,侄儿垂危,老友重伤,城池一个个丢,军兵一批批少……没有最惨,只有更惨。拔离速的‘精’神元气及生命力已被一点点榨干,一‘交’卸军令,再也支撑不住,身体所有的隐患与既往的旧疾一下爆发。
拔离速,这头战狼终于倒下了。并且再没能离开‘床’塌。
如今。唯一能支撑局面的,就只剩下完颜昌了。
盘点手头力量,汴京城内共有近万军兵,正兵却只有千。不过眼下是守城战。就连役夫都可以派上用场;粮秣可支撑两个月。箭矢可支撑半个月……但是,士气能支撑多久?暗流涌动能压制多久?
四月初二,万中原集团军包围汴京。同日,狄烈率人近卫队从滑州动身,与中原集团军主力部队汇合,将汴京城外西南五里处的青城宫辟为中原集团军,并正式接过中原集团军的指挥权。
命运真是无常,四年前同样发生过这样的场景,只不过,当时围城里面的是赵宋二位官家与万军民,而围城之外,则是数万金军。如今不过区区数年,城还是那座城,人却已来了个,由城外挪到城内。当年耀武扬威的入侵者,如今取代了当初万宋**民的弱者角‘色’。
当年在城外叫嚣的强盗,此刻却沦为墙内的乞命者。
只有到这种兴亡时刻,一国之盛衰,一军之强弱,对每一个个体的命运,才凸显得那样的紧密相连,不可或分。
狄烈所选择的青城宫,原为北宋皇帝郊祭的斋宫,里面宫殿楼台什么的都很完备,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里正是当初金军二围汴京时,金军左副元帅完颜宗翰驻扎之地。
而杨再兴的第一整编师,则驻扎在汴梁城东北五里的刘家寺——这里正是当年金军右副元帅完颜宗望的驻军处。
完颜昌登上南薰‘门’一看,就知道狄烈是故意的,赤果果的羞辱,恶狠狠地打脸,还有比这更令人吐血的么?
所以完颜昌很干脆地吐了一口血,是耻辱?是悲愤?是绝望?或者都有……
退已断,援兵已遁,强敌重围,孤军危城——达成任何一条,都足以让一支军队军心涣散、绝望崩溃,更何况满足了所有条件!
那么,满足了所有条件的完颜昌与他的孤军,又会做何选择呢?
狄烈也很想知道,所以,他否决了何元庆、董先的强攻汴梁城提议。而是派出了一个使者——准确地说,是一个俘虏。
当这个使者吊筐入城,被带到完颜昌面前时,这位神经已经被天诛军屡屡刺‘激’得麻木的金军元帅左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