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五章 紧锣密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五章 紧锣密鼓 (第2/3页)



    警卫刚刚通传,邵兴就急不可耐地掀帘而入。

    邵兴目睹天诛军的狂野渡河之战后,当即返回陕州。也不知道他对李彦仙怎么说的,反正过了三五日,他又转了回来,这次只带两名卫兵,身份却变成了陕州结盟使。

    对于有志抗金的宋将所释放的善意,狄烈自然不会回拒,于是邵兴就以陕州军代表的身份,随军行动——当然,也只是随军行动而已,其余作战、军议之类的,却不是他这样的使者所能参与的。

    邵兴与狄烈接触的时间也不算短了,知道这位天诛军主是什么‘性’子的人,因此也不绕弯子,一进‘门’,就直奔主题:“贵军可是要围攻长安?”

    狄烈笑笑:“当然,否则你以为我这上万大军跑来这里,仅仅是向娄室、斡鲁打个招呼么?”

    邵兴窒了窒,他不过是学着文人的说话腔调,想引出个话头而已,而狄烈这种带着后世调侃意味的说话方式,邵兴还真有点不适应,也不知道怎么接话茬,只好自顾自把话说出来:“金军对长安志在必守,而贵军对长安志在必得。双方兵力相若,贵军还有后续数万大军,兵力确实达到了五则攻之,但长安城防……说实话,兴曾在年前到过长安,彼时之残破,比之陕州尚有不及。而今日所见,堪称天翻地覆,不可同日而语,便是十万大军,也取之不易啊!”

    狄烈点点头,表示同意,以这个时代各国的攻坚能力,这样一个万人戍守的坚城,没有个十万八万军兵,加上长期围战,还真打不下来。

    邵兴顿了顿,直直盯住狄烈,放缓声调道:“敢问狄军主,天诛军,还有多少粮秣?”

    邵兴这话一出口,狄烈与凌远等诸参谋相视一笑,明白邵兴的意思了。

    四万大军围城,还有近万战马、骡子、牛羊,这每日粮秣的消耗,是何等的惊人。若非秋收已近,纵然狄烈再怎么想出手,也断不敢拉出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千里奔袭作战。

    邵兴的担心不无道理,四万大军顿于城下,每日流水价的消耗,如果拖个三五月,就算是宋、金两国都承受不起,更别说象天枢城这样仅占居河东一路的地方势力了。

    对方这么推心置腹。狄烈也就很坦诚地回答:“顶多支撑一个月,再久一点的话,后方就会出‘乱’子。”

    甭管哪个时代、哪种‘性’质的势力,“无粮不稳”这句话都是适用的。

    “一个月?!”邵兴脱口惊呼,脸‘色’发白,仿佛看到某种可怕前景,“若一月取之不下。大军后撤,断粮之军势必军心涣散,此时金军若衔尾追击,后果不堪设想……不行!我得立刻赶回陕州,请抚帅做好接应贵军及断后的准备。”

    对方如此真诚,狄烈以下天诛军诸参谋。都颇为感动,也不忍让这位盟友太着急。

    凌远走到邵兴跟前,执其臂摇了摇:“无须担心,十日之内,必破长安!”

    邵兴刹时瞪大眼睛,嘴巴又一次张大——天诛军,难道又要上演一出比强渡黄河更不可思议的诡战?

    ……

    不管采用怎样的攻城战略。那条护城河总是绕不过去的坎。历来攻城战,首先要对付的,不是城头上的敌人,而那一条宽深的壕沟。

    强攻护城河,天诛军有过一次经验——寿阳之战时,就曾以长达百丈的搭挂棚,堆土填壕,最终填出了一条通道。顺利破城。但对长安,显然不能用这样的法子。

    首先,长安的护城河,引的是渭水之水源,可不是寿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