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制 硝 (第2/3页)
其余牛羊骡驴等牲畜上万,更有新增的肉食动物如狗、兔、鸡、鸭等等。饮马滩之战后,又缴获金军战马牛骡上千。这么多的牲畜,一日产生的粪便可达上百吨,这还不算三万多居民的日“产量”……
以往这些粪便多用于肥田或晒干作取暖备用。宋朝时还没有沤粪肥田的做法,这是狄烈首先倡议的。刘二平初时将信将疑,但随着试用之后。全文字首发效果果然明显。这一方法随后在天枢城已普遍开展推广开来。也是由此,刘二平这位司农的手下,专门有一支由原天平寨的老弱病残所组成的沤肥队,人手一个粪耙,一个背箕,四下拾粪。然后再将之与城中居民所产之粪便,用大车运送到天枢城十里之外一处叫“兔鼠窝”的地方。
这是一个地势低洼的山谷。四面环山,日照强烈。用来做积粪堆最好不过。
这里的粪便堆积如山,两、三里之外就异味扑鼻。每日进出一次的沤肥队与取肥浇田的居民。全懒有城主大人发明的一种叫口罩的东西捂住口鼻,才算是好受些,勉强能进出其间。
但是,这一日,沤肥队的成员与取肥的居民们竟惊讶地发现,一支近百人的生面孔,拉着数十辆大车,在一名少年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出现在兔鼠窝。
之后,更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这些人当中的几个人,竟在没带口罩的情况下,近距离靠近到粪山之下。这犹不算,更趴在地上,用手抓着粪土,细细看着、搓着、嗅着、最后甚至还放进嘴里尝了一下……
沤肥队的成员日日与粪便打交道,鼻子早已对异味麻木了,他们甚至能一边嚼着炊饼一边干活……可是这伙人的举动,却令他们泛恶心。沤肥队再不敢多看,将车上粪便倒空,匆匆离去。所以,他们自然是没看到这伙人竟将大量的粪土抠起,装上大车,启运回城。
粪土,也就是硝土,运回城里之后,全部送到一个新建的制硝厂,接下来就可以进行提硝的工序了。
首先,将硝土与草木灰分别研细碾碎,然后按硝土与草木灰8:1的比例称取原料,混合放入一个专砌的大池子里。再放入七、八十度的热水,水面堪堪浸过原料。随后进行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