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丰碑与勋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丰碑与勋章 (第2/3页)

,一步步顺着刚刚铺好的石阶,折行而上。一路之上,可以看到不少仍穿着旧式军服的天诛军士兵,以及一些城中居民,手挎竹篮,内盛香烛元宝,相携拾阶而上。

    随着一步步行将登顶,一截方尖碑顶在视野中慢慢显现,登临愈高,碑身愈显。当张锐与燕七郎足踏实地,踩在英烈峰烈士陵园,那宽广整洁,以青石砌就的陵园大道时。面对着眼前高大恢弘的烈士纪念碑及庄严肃穆的一座座碑林,亦不禁热血激荡,心潮澎湃。

    整个烈士陵园占地近十顷,青石板铺就的大道宽达三丈,道旁遍植松柏。中央是一个正方形的大广场,可容千人列阵祭奠。烈士纪念碑基底方圆五丈,高达丈许,有十一级台阶可登上基底,四面有石制围栏。最引人注目的自然就是位于正中的烈士纪念碑了,这个高度超过五丈的巨形高碑,碑身为正方梯形,以花岗岩砌就,基底宽厚,越往上越收缩,最顶呈尖锥状,看上去就像一柄几欲刺破苍穹的利剑。

    整个纪念碑造形质朴厚重,大气雄浑,令人仰视之余,心生崇敬。

    烈士纪念碑正面阳刻着八个鎏金大字,在正午的阳光下闪亮夺目:天诛英魂,永垂不朽!

    英烈峰上。山风徐来,松涛阵阵,樟柏青翠,野花芬芳。

    张锐、燕七郎及陆续前来的众多天诛军将士,默默伫立在高大的烈士纪念碑下,伸手触摸着那一个个前些日子还是那么鲜活的生命,如今却已成为石板上的勒名……

    饮马滩之战中。天诛军伤亡超过两百,其中阵亡近半。这近百名英魂,是天诛军成军以来。第一批烈士,此刻,这些烈士。就静静躺在这绿水青山的英烈峰之上。

    张锐轻轻摩挲着一个叫“钟自扬”名字,神情感伤。这是他所任什长的那一什里,唯一一名战死的士兵。他记得很清楚,这是一个腼腆的小伙子,滑州人氏,原是汴京一家绸缎庄的伙计,后为金人所掳。

    在张锐那一什十名火枪兵中,这个钟自扬其貌不扬,体格瘦小,但手脚利索。装药上弹的速度几乎不在他这名什长之下。他是被金兵拐子马队的一支破甲重箭,射穿了脖子……

    天空中传来一阵长长的雁鸣。仰头,一行归雁人字而过,没入长空。

    张锐喟然长叹:“雁过留声,人死留名。能在我天诛军的烈士纪念碑上勒名留芳……兄弟,你值了……”

    燕七郎亦是悠然神往:“俺若是战死了,能埋骨在这个地方,再刻上一个姓名,这辈子也没白活了……”

    “你是愿意将‘燕七郎’三个字刻在这里,还是刻在‘凌烟阁’之上?”一个清朗的声音惊动了缅怀的众将士。

    众人惊回首。正见到天枢城之首、天诛军之主——狄烈,一身单衣简从,出现在这烈士陵园之上。

    “参见军主!”一阵响亮整齐地叩胸声。

    狄烈亦肃容立正,致以顿首之礼。

    “凌烟阁?军主是说……”张锐的眼睛一下热切起来,神色激动。

    燕七郎及大多数天诛军将士出身寒微,大字不识几个。现在能认字读书,还是到了天枢城之后,在狄烈半强制,半引诱的情况下硬是把扫盲这一块抓起来,所取得的成绩。认个字,算个数,看得懂手令……也就是这样了,想要多高的学识,那是不可能。

    但是张锐却是不同,他是国子监的太学生,虽然只是刚刚入学,就碰上了靖康年……但十年寒窗可不是白读的。凌烟阁意味着什么,别人不懂,他却一定知道。

    狄烈微微一笑:“不叫凌烟阁,而叫汉魂堂,但性质一样。天下纷乱,群雄并起,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我天诛军将士奋发振惕,将来若有那么一天,或许你们当中有人能图形于堂上,不让先贤专美于前呢。”

    张锐的心,急剧颤动起来。宋室既亡,这天下就是一只鹿。连女真人那样的边荒野狼,都可以从这只鹿身上咬下一大块最肥美的肉来。那么他们这支用最严酷的方式训练,并掌握着这时代最犀利武器的虎豹雄师,凭什么不能分上一杯羹?甚至于鲸吞整只肥鹿……

    这下燕七郎也有些懂了,虽然不是十分明白,但也明了五、六分。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这可是前朝造反先烈王小波、李顺叫响的字号。身为梁山水寇,潜在的造反者,又怎会不明白这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