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 22 章 (第2/3页)
,好得很,平时多吃点黑木耳,长命百岁不成问题。”
她其实并没有夸大,季革福的脉搏虽然比不上爷爷的强劲有力。但在这个年龄段,已经算是保养不错的了。
人老了,五脏肺腑的功能都随之衰退,各种病症都层出不穷,小毛病也不希得去医院,在家调理调理就好了。
估计也是环境的因素,没什么大的污染,整天听着这鸟语花香的,心情安宁,自然吃嘛嘛香了。
想到这里,更加确定来季家村住着,是个不错的主意。照刚才的灵气跳动的状况来看,这里肯定有益于修行,日积月累下,也能有了不得的进步。
季恬家的房子完全不似周围的邻居,大部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都盖起了二层小楼,她家的房子还是保持着古色古香。
房子完全是祖上传下来的,□□的时候,曾被收缴过去,当那革委会的办公室,这帮家伙倒挺识货的。直到□□下台,才又回到原主人的手里。
季恬就是在这里出生的,这儿充满了儿时的回忆。
整座房子坐落在山脚下,后院正好靠着山墙,是一堵天然的屏障。
占地大概五六亩,比那京城的四合院还要大上不少。但价值上,简直是天差地别啊。
大门边上有个门房,是旧时候那来客止步的地方。往里就是一栋房子,除了会客厅外,其余的全是客房。再往后是一个大院子,院子后,又是一排房子,这儿就是主家的住所,有厨房,有卫生间,卧室等等。这排房子后边就剩下一个紧靠山墙的院子了。
房子与房子之间都是石头铺成的小径,边上种满了各种树木。
四周围是那高高的围墙,将季家的房子包围在内。大体结构全是雕梁画柱,屋檐也是高高翘起,下面挂满了铃铛,风一吹,全是叮叮当当地声音,很是悦耳。
走廊也都全是大红柱子支撑,既古朴又典雅。
因为日头久了,难免有些破损。几代人也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破坏房屋整体布置的情况下,加以修缮,这才得以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
可以说,这幢房子,倾注了几代人的心血。
特别是那战争年代,后又经过□□的洗礼,整栋房子都破坏得不成样子了。前后院里的树木都被砍了个精光。现在的植被,还是房子收回后,爷爷补种上去的,到如今也都有几十年的树龄了。
前几年,这栋房子还被评为文物保护单位,至此,修缮整理的钱,也能报销一部分了。
季革福听后,顿时大喜,连声说好,这年纪大的人,最喜欢别人夸的,就是他身体硬朗。给金给银,不如给副好身体。
季恬对村长说:“叔,上次多谢了,多亏你的消息,要不然我可吃大亏了。”
季村长连忙回道:“说哪里话,乡里乡亲的,还不都应该的嘛。那事后来咋样了啊?”
这话题明显不适合季恬回答了,季革命帮着搭腔道:“哎,能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