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五章 秦国响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五章 秦国响应 (第3/3页)

,大声道来。

    “两大好处?”秦昭王疑惑不解。

    “百年战国,山东六国骂秦为虎狼,残暴不仁,秦虽强,骂名在外,不利于秦。秦若要一宇内,不能仅靠征战,还要有美名。这次抡材大典,就是博取美名的良机。”范睢的话很有见地,道:“美名,可顶十万大军,甚至更多!”

    好名声能得到的好处不见得比征战少,就是白起他们这些对范睢不爽的武将也不得不承认这点,微微颔首。

    “有理!”秦昭王大声赞同。

    “异人公子大手笔,不惜重金举办抡材大典,为士子们解决舟车之费,住宿吃喝之资,必然有很多人才因此而汇聚在邯郸。秦若要一天下,应当趁此良机,招揽人才。”范睢的话很有诱惑力。

    “人才!”秦昭王双眼一翻,精光暴射。

    对于一国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金银珠宝,不是粮草,而是人才!

    没有人才,堆积如山的财货也有用光之时;有了人才,即使没有如山珍货,也会富裕起来。秦国本身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秦孝公发求贤诏,招揽天下贤士,欲图变法强国,那时节,秦国已经快亡了,处于崩溃的边缘,是当时七大战国里面最弱的一个。

    秦之弱,弱得连会盟的资格都没有了,山东六国视秦国为化外蛮夷之国,不把秦国当作华夏一员,这让秦孝公引为奇耻大辱。

    在当时,秦国要么变法成功,存在下去,要么被当时的霸主魏国灭掉,不得不搏了,秦孝公痛定思痛,发求贤诏,招揽天下贤士。商鞅因此而入秦,在秦国变法,取得巨大的成功,秦国转弱为强,一举成为一流战国,雄视天下。

    “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前来邯郸参与论战,秦国应当趁机大力招揽,这才是异人公子不惜重金的原委所在。”范睢一口道破秦异人的深远意图。

    他说得没错,秦异人真的就是这么打算的。

    若秦异人仅仅想成名的话,犯不着花费十万金,有上万金就成了,招集一批名士论战一番,再让他们背书一通,到处宣扬,秦异人的名声就大起。问题是,如此做的话,能前来的名士要么家资巨富,要么就是有人资助。那些贫寒的读书人没有钱,不能赶来邯郸,他们就会被埋没。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热血时代,秦国即将统一中国,需要大量的人才,要是这些贫寒的读书人被埋没了,太可惜了。

    再说了,这些人若是被秦国招揽,最后还不是成了秦异人的臣子?他当上秦王后,这些人就得向他效忠。

    正是考虑到这些,秦异人才决心花费重金,来一次大手笔,把天下读书人一网打尽,能网罗的都网罗了。

    他这一计划若是成功的话,秦国会受益良多。

    可以嫌金多,可以嫌粮多,绝不会嫌人才多!

    “好谋划呀!他看得如此深远!”秦昭王大是惊讶,抚着额头,笑道:“人才是一国之本,七大战国,大秦最是重视人才,绝不能错失这次良机。”

    虽然山东六国把秦国骂得体无完肤,然而,凭心而论,秦国才是最重视人才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