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上) (第2/3页)
”曾和见郑启咳不住,心里暗暗着急,自去年以来陛下的身体就一直时好时坏,可是陛下居然还时常日夜不休的工作。
“不用了,反正身体就是那样。”郑启摆手道,“这里也没什么外人,阿和不用太讲究了。”
一开始他知道自己寿岁不久后,他是又惊又怒,即使知道长生不死是虚假的,可身为帝皇,谁会希望自己早死?不过郑启终究不是寻常帝皇,他很快就接受了事实,一面对前太子越发严厉,一面也打压谢家和元家,就是不想自己在突然撒手后,朝堂会失衡,却不想太子会这么不争气……郑启眸色略暗,幸好谯王还不算不错。真是天意,郑启有些唏嘘,自己精心养大的太子不行,反而一个让他忽略的皇子却继承了他这份精心打理的江山。
“大郎——”曾和喊着旧时下属们对郑启的称呼。
“阿和,明天会有不少人上书让我趁机收复失地吧?”郑启靠在引枕悠然对曾和说道。
那是肯定会的,曾和想都不用想,但对着郑启他却不能这么直白,“大郎,朝中连年征战,百姓早就苦不堪言,如今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还是不要轻易动干戈为好。”
郑启道:“你也不用安慰我了,要不是我身体不行,我还真心动。”郑启说,可是现在却不行。郑家的江山是从萧家手里得来的,萧家要不是当年武帝突然暴毙在北伐征途中,郑家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夺下萧家的江山。郑启吸取的萧家的教训,对战事一向是谨慎,即使这次他也不会轻易出征,可一起战事,就代表国库空虚、赋税加重……代表他这些年休养生息全功尽弃!
开了战到底是什么时候结束,就不是他可以决定的了,他这身体随时说不定就可能出状况,太子年纪还小,到时候恐怕他们也会沦落到跟魏国一样的下场,郑启微微叹了一口气,心里浮起了一丝不甘,要是再给他二十年,他可以保证大宋能和当年的前梁一样!
曾和在郑启微寒时,就一直忠心耿耿的跟着他,他是个孤儿,这么多年他虽身居高位,可除了远在老家耕种的老妻和儿子外,并无其他亲人,曾和是打定主意要一辈子追随郑启的,见自己一心追随的帝皇就这么一天天的虚弱,他心头百味杂陈。
“太子的亲事准备的如何了?”郑启问,他问的不是礼仪方面的,而是各种安全情报方面的。
“都差不多了。”曾和说,“元亮很能干。”
“等太子成亲后,他也应该换个地方了。”郑启说,高元亮的身份注定他不可能在司隶校尉处待时间太长。
曾和低着头不说话,高元亮的身份的确不适合在他这里再待下去了,高家现在陛下已经给的够多了。
“乐平的身体也一直不好,广陵气候不错,让他们去广陵散散心吧。”郑启说道。
曾和低下头,眼底隐隐有酸意,他知道郑启现在是在说自己后事了。
“阿和,过段时间你也走吧。”郑启叹了一口气说。
曾和蓦地抬头望着郑启。
“你也在这里待太久了。”郑启对着曾和微笑。
平心而论,郑启不算一个好人,他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