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85章 江东二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85章 江东二张 (第3/3页)

在看张昭就非常顺眼,觉得他是一个识时务的俊杰。

    江东二张里面,张紘的名气不如张昭,但他的才能丝毫不逊于张昭,在有些地方甚至有甚于张昭,江东孙吴政权的发展有几个关键地方都是靠张紘之力。

    一开始,张纮为孙策政权确定了堪与《隆中对》媲美的国策。明确了孙吴政权的发展方向。

    孙策刚开始起兵时,还不敢正面提到消灭袁术。全部攻占扬州,以及夺取刘表所据有的荆州,张纮则明确说“荆、扬可一”,即是在“收兵吴会”后,立即消灭袁术,并乘胜进攻刘表。夺取荆州,同时他还不满意既定策划的最后目标,仅在于建立一个割据xìng的地方政权,亦即孙策所说的“外籓”,而是“据长江”。攻灭异己,然后打着“匡辅汉室”的旗号,一匡天下。这个建议,有的属于当前的,有的则是远景,补充并发展了孙策的既定策划,这是孙策政权建立和发展的蓝图。张纮的建议简单明了,既没有《隆中对》中所谓“复兴汉室”的空洞口号,也没有《隆中对》中那些遥远而未必正确的战略远景,而是一针见血,为孙吴的发展指明了道路,由此可见张纮此人的远见卓识。

    张纮在出使许昌以后,促成了曹cāo与孙策的结亲,而当孙策新亡,孙吴政权内忧外困的危局下,张纮凭借一己之力,不但成功说服曹cāo放弃了对孙吴进攻的企图,而且进一步缓和了双方的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孙权在后来进行的内部稳定的战争中,曹cāo一直没有进行干涉,这从客观上为孙权成功平定江东的叛乱、巩固自己的地位获得了宝贵的时间。

    张纮认为秣陵“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处所具存,地有其气,天之所命,宜为都邑。”后来刘备到访东吴时也认为应该把都城定在秣陵,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孙权后来也实现了张纮的遗愿,建都秣陵。

    为了孙吴政权的稳固,张纮不但在幕后运筹帷幄,而且亲临前线献计献策,孙权称呼群臣多呼其字,惟呼张昭曰张公,张纮曰东部,非常尊重二人。

    张纮文笔甚好,在许都时和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见过一面。张纮称陈琳的文章写得好,陈琳说道:“自仆在河北,与天下隔,此间率少於文章,易为雄伯,故使仆受此过差之谭,非其实也。今景兴在此,足下与子布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成语“小巫见大巫”也由此而来。

    张紘在这一世时被吕布荐举给孙策,但他清楚地判断了形势,觉得孙策根本不可能从吕布的牵制中dú lì发展起来,没有把他的战略想法告诉孙策。张紘既然存了促使天下尽快一统的决心,也丝毫不支持孙权等人的叛变行为。

    吕布有心调他们到zhōng yāng朝廷任职,但现在江东还未完全稳定,还需要他们坐镇,便继续任命张昭为扬州将军的行军长史,张紘为留守长史,同时让他们兼领大司马府集贤院大学士,这个兼领更加明明白白地确认了他们是吕布的下属,而不是孙策的下属。(未完待续。)

    PS:再次推荐老常的诚意新作《超级暧昧高手》,这是一个装逼泡妞的爽文,有点搞笑有点暧昧,读起来很嗨,欢迎你们前来评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