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 苗刀 (第3/3页)
有其雏形,在中国历史上古称长刀,在唐代的标准装备中,能看到大量的佩刀和陌刀。早在三国时期,在回赠日本国的物品中就有五尺长刀,后随中日文化交流,*传入日本。
所以*TMD不是小日本的倭刀,是倭刀他爷爷,贺云每每想到自家的刀被小日本拿去发扬,心里就不是滋味,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自家的*?
从知道*的历史后,贺云就一直想要找把*,可总是都未能如愿,这也是他第一眼就认出白宇森抽出的刀是*。
这把刀年代绝对久远,没有护手,看纹路,刀柄和刀鞘都是一段木头刻下来的,要是没有猜错的话这段木头应该是铁檀树。
铁檀树心材黄褐色至红褐色,久置于大气中就会变成黑色,具有光泽,结构细且均匀,耐腐性也很强。它比普通钢铁也要硬一倍,十分硬重,所以入水即沉。即使长期浸泡水中,其内部也能长期维持干燥。
贺云敲起来有“梆梆”的声音,用匕首在不起眼的地方划了一下,没有留下半点痕迹。
刀柄比较上,双手握住后,还能余下一拳的距离,柄上刻着鳞状樊序,使人能够更牢的握住它。
刀鞘没有什么铭刻处理,只有显出的木段纹路,浑然天成,身上还被缠了好圈旧麻,看上去很陈旧。
刀身一米多,没有任何修饰,只有刀背上刻着两个樊文,一个形似‘大’字,另一个贺云看不明白,此刀全身漆黑,除了锋利的刃部意外不透一丝光泽,唯一与普通*不同的地方就是,刀背厚,一指头的刀背,这是的刀更加沉重,而且刀用的不是一般的铁料,除去刀鞘就有五十多斤,如果加上黑檀木的刀鞘一共是七十多斤,普通人肯定是玩不起来的,而贺云却是爱不释手。
他两次都次面临险地都是因为手中没有趁手的武器,现在得到了这样一把宝刀,还是一直想要的*,怎能不高兴。
若是身怀宝刀而不练刀法,那就是彻底埋没了手中的利刃。
白森宇也平时也钻研刀道,所以在他的屋子里倒是找到几本刀谱,贺云就成天抱着他们看,是不是还抽出身上的*擦拭、比划两下。
不过刀谱上讲的却看得头大。
(1)基本刀法:砍、撩、挑、截、推、刺、剁、点、崩、挂、格、削、戳柄、舞花。
(2)基本步型:歇步、虚步、弓步、马步、插步、并步、前点步、后点步、独立步。
(3)基本步法:跳步、疾绞连环步(拖拉步)、上步、退步、跟步。
真不知道白老刁是怎么看的下去,没从小练起,抱着本秘籍也学不明白。
看到刀谱上的内容,贺云就不得不感叹,中国武术果然是博大精深,不过现在真正身怀绝学的又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