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刘书记又开始忽悠了! (第2/3页)
个经纪服务公司做什么用的?”
刘伟鸭到夹山之后,着实搞出了好些动鼻建工厂引进外资什么的,闹腾得厉害。这不又冒出个什么“农产品经纪服务公司……”,余猜邦还真是有些听不懂。谁知道这小娃娃的脑袋里,都装着些什么东西,总是那么与众不同。
刘伟漓微笑说道:“是这样的,夹山那边的养殖业和种植业,都已经渐渐铺开了摊子,群众搞第二产业的积极性比较高。这今生诸、肉牛啊什么的,还有其他一些农副产品,逐渐多了起来,销售就成了大问题。你也知道,农产品是不耐储存的,如果销售渠道不畅,一旦过了保质期,那就麻烦了。不但变不了钱,还要赔钱进去。我们区里成立这个农产品经纪服务公司,就是为了打开销售的渠道,及时为农民提供销售方面的便利。当然,还有个收集市场信息的作用。
如今国家的发展,慢慢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不了解市场的需求,盲目地进行生产经营,就不科学了。”
刘伟鸭很有耐心,向余猜邦解释这个农产品经纪公司的意义。他现在不是县领导,但却不妨碍他将一些先进的思想理念通过这种聊天的方式,灌输给其他区镇的负责人。余靖邦也好,邱德远也好,在林庆县都是主政一方的“方面大员”,如果能够接受一些新思维,为群众多办点实事,总是好的。比如邱德远刚才就向他要饲料,准备在荆湾搞大规模的生猜养殖,这个就是好事啊。
余猜邦没有急着回话,而是在脑海中细细“品味”刘伟漓的言语。
听起来,这个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前不久米克良和县农业局搞的那个“光辉一号”苹果树种植,事实证明就是一个骗局。当然,这是米克良米克林兄弟损公肥私,骗取农民的血汗钱揣入自己的腰包。不过整个林庆县信息闭塞,对外界了解不够,也是原因之一。要不然,也不至于只有刘伟漓一个人坚决反对了。
稍顷,余猜邦笑着说道:“刘书记,你果然是未雨绸缚啊,佩服佩服……不过,刘,书记这个和我们城关镇好像没有多大的关联吧?……
刘伟鸿笑道:“怎么没关系?不瞒余书记说,我们那农产品公司,打算在城关镇搞个小办公室,还打算在小商品市场建几个比较大型的冻库。这些可都要请余书记大力支持。”
余靖邦立即满口答应:“行,这个肯定没问题。你就不说,我也会支持。大家都是兄弟单位嘛。”
所谓请余书记大力支持,在余靖邦听来,就是一句客气话罢了。小商品市场,虽然是在城关镇的地盘上,却并不归城关镇管辖,乃是县里的“产业”,委托给县工商局直接管理的。这个小商品市场,也是十年代内地县城的一大“景观”几乎一多半的县城,这几年间都搞起了这样的市场颇为红火了几年。也算是市场经济在基层的一个直接体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