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老贺家也不是铁板一块 (第2/3页)
小高,我现在在楚南林庆县工作,林庆县,你听说过吗?”
高升心里一惊,连忙答道:“听说过。好像《楚南日报》上有一个长篇通讯,就是报道林庆县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的,称为,林庆经验,。”
高升作为《人民日报》的见习记者,关注各省的党报,侧是十分的理所当然。而且刘伟鸿一开口说到林庆县,高升基本上便猜到了刘伟鸿今天约他见面的真实意图,心里头更是紧张。
对于宣传系统的干部来说,这是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所谓“林庆经验”是怎么一回事,宣传系统内部很多重要人物都清楚这个内幕。当初中组部和中宣部联合下发的那个文件,不是给林庆县“量身定做”的,是给永乐县“量身定做”。人家贺大公子出京之前就做了准备的。只等时机一到,大伙儿便为贺大公子摇旗呐喊,塑造出一个党建奇才。不料这边还在整着资料,楚南那边的“林庆经验”先就冒出来了,堂而皇之上了《楚南日报》。
一时之间,掉鼻眼镜一地!
还有人敢这样玩的?
这个林庆县的县委书记朱建国,是何方神圣?竟敢直接从贺家大少手里头摘大桃子!
仔细一看那篇报道,林庆县夹山区区委书记刘伟鸿的大名,也在其中出现过一两回。
刘伟鸿!
明白了,问题的关键点找到了。
不是朱建国胆子够大,而是刘二少要跟贺公子抬扛!
这才叫势均力敌的耳手。朱书记只是被刘二少顶到台前的大龙套,真正的主角,就藏在幕后。明白了泣个内情,大伙震惊点余,便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要说贺喜强与刘伟鸿,不算什么。一个县委书记一个区委书记,这样的官职,在四九城里就是个笑话,都不好意思怎么开口跟人家说的。但他们彼此身后矗立着的那个庞然大物,却让任何人都不敢轻视。
两位公子爷就这么针锋相对的干起来了,可教其他人为了难。
尤其是中组部肯定“林庆经验”之后,宣传系统的大员们,就更加难受。当初文件是联合下发的,后续行动自然也要一致。中组部通过了,中宣部要是给压下来,那就太着相了。虽说老贺家在宣传系统的传统影响力很强,但也难以做到一家独大。在任何一个中央部委和国家部委,一家独大的情形都是比较犯忌的,很容易授人以柄。如果是普通业务部委,或许还不是那么要紧,但宣传系统掌管国家喉舌,又岂是普通业务部委能够相提并论的?高层大佬也绝不容许出现这种情形。
中组部一肯定“林庆经验”,宣传部门想要压下去,明显不现实,迟早是要给予报道的。不过关键问题不在这里,关键在于,由哪个媒体先报道。也就是说,哪个“老大”先开口。这个先放行的“老大”,毫无疑问会招致老贺家的嫉恨。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假如能够得到老刘家的青睐,那也是不错的“交换”。在某种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