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2 鞭长莫及 (第3/3页)
基尔港陷落那天开始,马上派遣通讯船用最快速度前往珍珠港报信。实际上塞特尔正是这么干的,而且通讯船一派就是3艘,间隔1小时出发,还得走不同航线,这是海军30年来总结出来的经验。
通讯船天生就是为了速度设计的,所以航速要比同时代的任何一艘欧洲帆船都快,不止一点,几乎翻倍。
从瓜亚基尔港到珍珠港的距离和从韦拉克鲁斯到塞维利亚差不多,都是9000公里左右,同样抛开天气和海况不谈,按照最理想航速计算,通讯船能跑出13节,也就是每小时24公里,一天570多公里。
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按照海军参谋部的记载,通讯船在短时间内,比如1、2个小时,时速有可能更快,但拉长到整天,最高记录只有430多公里,且十多年没人能破。
毕竟人的体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哪怕整年顺风顺水也不可能总保持高速航行状态。那就以430公里算,到珍珠港也得21天,3周整。
然后珍珠港马上也派出通讯船,马不停蹄的往下一站琉球海军基地跑。说明一下,通讯船比较特殊,牺牲了载货量减少了水手数量,但航速和航程都是普通货船和战舰无法比拟的,可以中途不补给一口气跑到琉球。
这个距离有多远呢?7700公里,需要18天。从琉球再到大沽口又是1700公里,4天。从大沽口到紫禁城,轨道马车或者快马加鞭当天就到,前前后后共需43天抵达。
当然了,实际上不管是欧洲海军还是大明海军都达不到这个速度,至少还要增加三分之一的时间,而且也不能保证送达。
这也是大明海军为什么规定凡传送重要信息必须3艘通讯船一起出发,走不同航线的最主要原因。即便有2艘船都在途中遭遇了恶劣海况不能按时抵达,甚至沉没,信息仍旧不会遗漏。
看到没,这就是科技的力量!距离上比西班牙远一倍,但时间上却省了三分之二。能提前70多天获得前线的战报,无论在战术和战略上都占了大大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