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119 不得不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119 不得不救 (第2/3页)

,从中获得更多利益。

    但为此付出多少代价必须有个尺度,不能不管不顾。那样的话很有可能波斯湾的通道没打开,反把红海这条唯一的商路又给搅合乱了。

    奥斯曼帝国看似很强大,但其内部却不是很稳定。穆拉德四世年轻、精力旺盛、勇武果断,亲政之后确实用霹雳手段震慑住了近卫军团和各族西帕希骑兵,不再敢像以前那样拥兵自重。

    可穆拉德四世的杀戮太重,王族兄弟子侄基本都杀光了,军政方面的有功之臣也剩余不多。这种高强度的清洗对权力稳定是有不小作用,可对国家实力也有很大伤害。

    眼下的情况是宁可不要巴格达城,也不能让埃及有失。一旦失去了地中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欧洲人就不会再为奥斯曼提供火枪火炮。到时候别说打击波斯人,怕是连北边的格鲁吉亚和土库曼斯坦地区也保不住了。

    “拿来我看看……马穆鲁克人哪儿来的那么多火枪和火炮?”

    能从11岁登基忍到17岁亲政,一举平定了近卫军团和西帕希骑兵的叛乱,诛杀了一众政治对手,穆拉德四世靠的不仅仅是杀伐果断,心思还是很细的。

    听了大维齐尔的分析,一把拿过侯赛因帕夏的求救信仔仔细细看了两遍,马上发现了相应的异常状况。

    马穆鲁克贝伊们不是没能力反抗奥斯曼帝国,而是缺少武器。那些奴隶兵出身的族群首领在使用冷兵器作战方面非常精通,却跟不上潮流,对热兵器作战一无所知,再勇猛的骑兵碰上火枪和火炮也要吃大亏。

    不光是埃及的马穆鲁克军阀,还包括贝都因族群。他们更彪悍,也更跟不上时代,即便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仍旧被挤压在半岛腹地无可奈何。

    可是在侯赛因帕夏的信里,还有信使的口述里都透露出一个信息,苏伊士的叛军拥有火枪,数量还不少。这就太不像马穆鲁克贝伊们的风格了,即便他们从某种渠道搞到了少量枪支,短时间内也不该具备这么高的战斗力。

    大量枪支?这就更不可能了,目前能提供火枪的只有英国人、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