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各派势力 (第2/3页)
还不至于爆发什么大的冲突。
而正如鲁肃所言,这一次曹操南下,对这两派人士而言,却是一个不能算什么太大的事。对于淮泗集团而言,他们跟随孙策起兵过江也已经十几年了,他乡虽好,但终究不如故土,一旦投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回归故里,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因此他们对于抵抗曹操自然是没什么兴趣。至于吴会集团,他们虽然担心一旦江东被曹操所得,自己的利益会受损害。但是一来由于曹操实在势大难以与之相匹敌,二来一旦江东易主,就很有希望将和自己作对的淮泗集团赶走,因此权衡利弊之下,大部分人还是选择赞同投降曹操。
“原来是这么回事!”马谡这才算是勉强理清了这其中的关系,不过想了想之后又问了一句:“那么周瑜和鲁肃算是怎么回事呢?”
“周公瑾按理说也算是淮泗一派的,但是他与张昭等人又有所不同。”诸葛亮继续解释道:“周公瑾乃是孙策平定江东的第一功臣,在军中威望素著,深得将士之心。但他平素风流自赏,和张昭等人并不怎么融洽,甚至有些不合,吴会士人更是视其为眼中钉。自从孙权理政之后,周瑜虽然名义上还是大都督,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被孙权安置在鄱阳湖练兵,这其中也未免没有提防之意!”
“原来如此!”马谡这才算是明白过来,不过想想也是,历史上任何一个割据一方的政权,都难免出现这种情况,好比蜀汉的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只是听诸葛亮这么说,周瑜和孙权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是特别融洽。前世自己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就感觉这两人之间有些别扭,看来自己的直觉还是比较准确嘛。想来孙权也是一代人杰,虽然对周瑜有几分忌惮,但还是人尽其才的。
一边感慨,马谡一边又问道:“那么鲁子敬呢,他算是怎么回事?”
“子敬虽然出身江北,但是他一则并非孙策的创业之臣,二则乃是周公瑾挚友,因此也不能算是淮泗士人一党。只是他近年来颇得孙权信任,此番曹军大兵南下,也只有他力排众议了!”诸葛亮继续解释道。
明白了,全明白了!马谡这才算是把事情给弄清楚了,正如诸葛亮所言,眼下江东上下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