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国事(三) (第2/3页)
国正处于一个国力的上升期內,但在短短三四年內,国家财政就能达到这样一个水平,在历代之中也确实是绝无仅有的。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在绝大部份时间里,都存在的朝廷财政紧张的问題,那怕是在公认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宋朝,大部份的时间,财政同样十分紧张,王安石变法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因为朝廷沒钱了,要想办法弄钱。后世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往往都将责任推到统治阶层的剥削、贪官污吏等之类上,其实根本的原因并不在这里,而是由于朝廷的开支太大,增涨太快,而中国的生产又是小农经济,自然生产,因此社会生产的速度,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再加上金融、货币体系不完善,自然就会出现财政紧张。
这也是封建社会的无解之題,而要解决这个难題的唯一办法就是发展商品经济,促进货币流通。而自从商毅起事以來,基本就沒有为钱发过愁,也正是因为从一开始商毅就十分重视发展工商业,发展对外贸易。
而且在建国之后,商毅仍然推行重商、重手工业的政策,因此在短短二三年间,就积攒了前朝需要二三十年才能积攒的财富,尽管一直战事不断,但政府从來沒为钱发过愁。而随着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商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也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财政收入和盈佘都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保持对外贸易,对外交流、对外來往,加强对外的扩展,参与世界大航海贸易的竞争,一方面是可以促进中国的工商业发展,増加中国的财政收入,使中国的财政收入和财政盈余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另一方面也是开拓中国人的视野,扭转中国人的观念,加强中国社会的国际意识和海洋意识。
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观念、意识的改变;而观念、意识的变化,又能进一步扩大经济的发展,因此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另外商毅也希望,通过中国社会的视野、观念的改变,加强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和进取精神,商毅知道在以后的时代中,欧州各国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并积极的奉行对外扩张,对外殖民的政策,因此中国以后将会面临的是一群饿狼。当然商毅的目地并不是让中国也变成一只饿狼或狮虎,而是要让中国成为一头大象,尽管还是素食动物,但也足以震慑座有的肉食动物。
因此商毅道:“王卿,李卿,这次朕到南洋转了一趟,吕宋总督张庚秋向朕提出,希望呂宋建省,正式并入中国领土,你们两位怎么看”
李岩立刻道:“皇上,臣以为此议甚好,吕宋位于南洋中段,北接台湾、广东,南抵南洋诸岛,位于海上折冲要路,因此吕宋建省之后,我国就可以更好的控制南洋地区,保护我们的海上贸易线。”
王夫之也道:“回禀皇上,臣也以为,吕宋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