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让人守寡是很残忍的 (第3/3页)
家说了,不是入赘,是居住在建安,因为祝四娘子现在正负责着富来客栈的卤味呢,只有她做的才好吃,别人做的都要差了一筹,所以在短期内,富来客栈是少不了祝四娘子的;另一个就是关于小小东家今后的发展问题,如是祝四娘子能留在建安,小小东家将来成亲了,也不至于要常跑到长溪去,小东家可是有惯例的,妻子想什么时候回家小住一段时间和爹娘团聚都行,要不是长安离着建安有万里之遥,恐怕林小娘子会有一半的时间都住在娘家的,这点从她在建安就总往林明府上跑就看得出来。
既然是宣德郎弟弟的丈母娘,那还有什么说的呢,虽然是寡妇,虽然是带了三个女儿,可架不住人家有个宣德郎的亲家啊,尤其是细郎又是宣德郎的宝贝弟弟,是着力培养的王家将来另一个顶梁柱。以这样的身份,倒不算辱没了黄廿,黄廿已经年近四十,又是家人出身,可要让他随便找个女郎,他也怕别人是图了黄家的富裕,现在呢,祝四娘子可以说以后的身份地位都要远强过黄廿许多,当然算是般配了。
当下,黄进元思考没多少时间,就定了下来,为了顾着黄廿的感受,也不和他说,只说是派他去建安帮忙做些事情,住上一段时间,和祝四娘子接触接触,祝四娘子看入眼了,那就定下来。
自然,祝四娘子那里,也不会有人告诉她说,这是给她寻的夫君候选人,由他们自己去接触,对眼了后再提。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正厅里,此时也只有茗兰这么个下人在,但她也是刚得了黄进元的许诺说许给高三,高三呢,情急下又露了自己心中对她的喜欢,所以倒也不用担心她会到处嚼舌根乱说去。
这里说完,正好是黄廿也已经办好交割回来,身为县令的管家,办这事情也很是便利,拿了契约找到相关书吏销了下籍,再改为黄家女廊就行。他带了契约来,当着茗兰的面烧了,笑道:“茗兰妹妹,如今可算是咱黄家的正式一员啦。”
茗兰慌忙上前去,跪谢了黄进元的恩,又退回高三后面去,温柔的为高三揉按了起来,身份已经大体定了下来,她也就不在那么羞涩,揉按了一会,又跪到高三面前,帮他按起腿来,高三连忙闪避:“这可使不得,要让小东家知道了,还不打了某的板子,说某将个水灵灵的娘子当奴隶使唤?小东家最是讨厌这一套的。”这话里话外,就是已经接纳了茗兰了,茗兰心下欢喜,小东家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怎地和别人看法如此不同?
茗兰退一边去又煮起茶来不提,高三又说起了自己的另一个来意,那就是要去接收寿山村的田产,这个黄进元其实早就准备好了文书,就单等着王况派人来取了,没想到今日上门来的却是那个自己平日里最不待见的高郎君,真所谓彼一时,此一时也。
寿山村的原住户的去留,黄进元早在前几天就通知了下去的,让这些个农户们自己选择是去还是留,留下来的,自然就成了王况家的佃农,当然那田产也会折价赔偿给他们,要去的呢,就由着他们自己在本县境内选择相当于原来田产的两倍无主的田地。
出人意料的是,寿山村的人都选择了留下来,说是既然这田已经被皇上赏给了宣德郎,那某等就留下来好了,有宣德郎在,即便是没了田地,想必今后的日子,定能过得不比现时建安的人差,宣德郎怎么地也要多看顾下自己人吧?
以前,皇帝也不是没有赏过田地给官员的,但大多都是无主之地,即便是有主的,那么原来田地的农户都会搬了个一干二净,没几个愿意留下来的,而是选择更多的田地补偿。倒是这次例外,这也让黄进元羡慕起王况的人气来。也更加的坚定了,一定要促成黄廿的亲事来,黄廿的为人,他是很有信心的,因此,他要做的就是统一了黄家一族的上下意见,用最大的力度来支持黄廿。
高三走的时候,实在是按捺不住对茗兰的喜欢,在黄进元的坚持下,在茗兰扯了他的袍袖撅起小嘴撒娇的攻势下,他半推半就的带走了茗兰,说是回去禀报小东家,定下亲事了,一定要明媒正娶,吹吹打打的将茗兰娶进门。
要说他也是心口不一,本来既然说了这话,就该放了茗兰留在黄家,选个黄道吉日来娶进门去,他心口不一也是刚刚那一片温柔让他按捺不下心中腾起的欲火,心有决断,大不了受一通责罚就是了。
是夜,这茗兰温柔迎合引导着高三,展尽了以前被黄家中老妈子训练时教会的本事,把个高三是伺候得是欲死欲仙,到了日上三杆,这才在茗兰的服侍下梳洗完毕,去寿山村接收田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