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还是价高者得 (第2/3页)
“好,既然都定下来了,曹六郎说要价高者得,那某家就加一条,加价不得少过五贯,如若不然,某家出五百贯,曹六郎却只加几文钱,就没意思了。而且必须是现钱,不拖欠的。”姜洪又挤兑了曹老六一句。
解决办法是曹老六提出来的,姜洪提个补充条件也不为过,而且这条件还合情合理,要是大家都几文十几文的加,这要到什么时候结束?再说了,人家说的不得拖欠似乎是针对他自己的,要说拖欠,曹老六是肯定不可能的,唯一可能拖欠的就是姜洪了,因此姜洪提出的这条很是顺利的就得到了通过。
“那好罢,既然都定下了,某家就出五百贯,算做个引子,曹六郎没意见吧?”姜洪抢先出价。
曹老六白了姜洪一眼,心里暗自高兴,哼,果然被某家算到,你没带那么多钱来,否则也不会抢着先出价,不就是想碰碰运气,以为某家没带那么多银钱而只出五百贯就拿下么?嘴上却是不含糊:“五百五十贯。”
“六百贯。”姜洪面不改色。
“七百。”曹老六也不示弱。
“七百一。”姜洪似乎后继无力,这次只加了十贯。
“七百二。”曹老六没那么傻,见姜洪气势减弱了,猜想他可能没多少钱了,应该是想先一点一点的加,然后再来个突然加价把自己吓跑,哼哼,某家就将计就计,看看谁笑到最后。
接下来两人就十贯十贯的加,一直加到了八百贯,姜洪果然突然发力,叫到一千贯。
一千贯就是个心理线,一般人眼中,一个东西如果卖到一千贯,和卖到九百九十九贯,这两个价格会觉得差距极大,而如果一个卖九百九十九贯,而另一个则卖到九百九十贯,差距有九贯的话,反而不会让人觉得太过差距。因此很多商家在标价格的时候,很喜欢标9。99或是8。99之类的价格,而不标10或9,就是揣摩这种消费心理。很显然,姜洪深谙此道,一下将价格抬高到了上千的地步。
果然曹老六明显的犹豫了一下,他毕竟不是从商之人,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一千贯这个大数目,让他觉得有点难以接受,本来他还想着自己来率先跳高的,没想到却被姜洪拔了头筹。
咬咬牙,曹老六横下心来,喊出了一千二百贯。
“曹六郎,你赢了。某家放弃。”在得到孙二的眼神暗示意后,姜洪虽然心有不甘,还是放弃了。毕竟孙二和他的境界不同,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