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八章 清明时节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八章 清明时节雨 (第2/3页)

春秋也好,即便是讲治国之道或是农桑的文章,也可以说是篇篇不离仁义道德。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要想做官,你得先学会做人。

    由此一直延伸到宋明,除了元和清外,文人士子所受教育几乎都不离于以道德为中心,再想想后世的功利教育,王况有点无语了。

    这时候的谷池并不怎么有名,相反世人知道九华山多于知道谷池,就是后世的池州人若在外地说我是池州的,大抵没什么人知道在什么地方,但若要说“我是九华山的”,那么别人就会恍然大悟:哦,安徽九华山啊。所以林荃淼对逛谷池没什么兴趣,但架不住王况的威胁利诱,不情不愿的乖乖跟着了。

    也许有着大江的交通便利的缘故,谷池比起建安来,热闹不少,人口也多不少,城门口熙熙攘攘的,有三三两两的人群携儿带小的,挎着漆了桐油或是没漆桐油的竹篮或者是食盒往城外走,从一些竹篮里还能看到些香烛。王况停住了脚步,转身问王冼:“二子,今天是什么日子?”

    二子掐着指头算了算:“清明。”

    “清明啊。”王况呆站了一会,拉起王冼:“走,我们也买些香烛去。”林荃淼听了有点莫名其妙:“二郎啊,你又不是这里人,家中长辈都在建安安息呢,要祭拜回建安后补上就是。”

    “长辈在这里。”王况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王冼也点点头,王况对林荃淼说:“我们自去买香烛,小淼淼你就不用陪我们来了,我们买完香烛也就回了,瞧这天,估摸着有雨。”说完拉了王冼的手走了。

    林荃淼脸上一红,他可以说以前从没离开过父母亲,这次出来还感觉一阵轻松,自然没有王况和王冼自小就失去亲人的感受。但这时候看着三三两两去祭拜的人群,再加上身处异乡,被王况这么一说,也勾起了点思念之情,跺了跺脚:“等等,某也去。”

    王况他们的船是停在北门,正对着大江中的一片沙洲,水被沙洲分流后缓了不少,所以北门也就自然而然的做为了码头所在,要去秀山门的话,还要穿城而过。

    守门的兵丁懒洋洋的抱着长矛靠在城门上,有气无力的验过王况他们的路引,又瞧他们的装扮,不是学子就是富家子弟,也就懒得再搜身,挥挥手准备让他们进城了,倒是他脚边趴着的一条小黑狗呲牙咧嘴的“呜呜”个不停。兵丁见黑狗异常,就叫住了王况他们,打起了精神准备仔细盘查一番。

    王况见黑狗呜呜不停,回头一看,黄兵司派的几个家丁中的两个不知道什么时候跟在了自己后面。王况一皱眉:“你们俩个昨晚吃狗肉了?”

    两个家丁一惊,其中一个连忙回答:“回小郎君话,昨儿个下夜,我们几个琢磨着今日是清明,我们平日里打煞身体惯了,最怕饿。怕今天饿一天肚子受不了,就下船打了条野狗烤了吃了,好撑过今日。小郎君怎地知晓?我们可是就在野外吃了才回船的。”

    王况指了指那条小黑狗:“瞧见没?你吃了人家同类,身上留有它同类冤死的气息,人家这是要找你们仇来了。”

    “小郎君莫担心,一条小黑狗而已,难不成还能怕它吃了某等不成?”那答话的家丁不以为然,吃一条狗而已么,没必要小题大做。

    这些家丁只是黄司兵派来护送的,并不是说送给王况,所以王况也不好处置他们,再说他们一路上对王况的保护也算是尽心尽力,王况走到哪就跟到哪,没有什么懈怠。而且这时候吃狗肉成风,王况自己不吃,却也管不住别人的嘴巴。只不过现在正好有机会,能少一个人吃狗也是好的。事实上,王况在后世经常说一句话:我不干涉你吃狗肉,但我也坚决捍卫自己不吃狗肉的权利。

    “一只狗你们自然不怕,但倘若是十只百只的闻到你身上气息围了过来呢?”王况说到:“狗有灵性,谁打死了它,它总是会想法在谁身上留下气息,经久不散,而其他狗若闻到这气息,也会穷追不舍。”王况故意把后果夸大了说,事实上是,狗死前会留下哀伤的气息不假,但在后世强效的洗浴用品作用下,一洗也就几乎没了,就是有残留,被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