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3 第 73 章 飞蛾扑火亦无悔(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73 第 73 章 飞蛾扑火亦无悔(1) (第2/3页)

引导、把握世间百姓的心向,自古天下的舆论都是跟着这几根笔杆子走,皇帝再大,也要顾虑百姓的心声,要知道,这些在战场杀敌的士卒兵丁,九成九来自穷苦百姓,为了图口饱饭,不得已才走这条道,背着这样的弓箭上阵杀敌,无疑是叫他们白白送死,老百姓怎肯相依,当官的大鱼大肉、享尽荣华富贵,却枉顾他们的丈夫、兄弟、儿子的死活,这场风暴越刮越烈,接连有十三篇追讨工部尚书的清君侧楔文,针针见骨,字字千钧,行行泣血,闹得民怨沸腾,叫着喊着要杀此恶贼,为国除硕鼠、为百姓除蛀虫。

    至此,面对涛天巨浪,皇帝下旨把工部尚书押入天牢,擢户部、刑部、礼部、吏部四部会审此案,委任迟修泽为主审官,至此,民愤稍稍平复,齐齐把目光转向了迟修泽,因为人人皆知,工部、户部为朝堂的夙敌,两派是水火不相容的死对头,迟修泽是精干的要员,是新内阁的揆首,常常游走于市井,善听民意,从不摆官摆,自上任后,为了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素享亲民之风。工部尚书虽贵为皇亲国戚,皇帝却把案子交由迟修泽审理,摆明了朝廷的大公无私,这案子只会重判不会轻判。

    迟修泽走马上任后,便向老姓宣布要从底层查起,义正严辞的表明彻查的决心,初步审明与涉案相关的证人有两百之余,因案情重大、复杂,隐情深,他要一个个亲自细细审理,自接案那日起便住进了衙门,连家都没回过一次,审理了三个月,前前后衙才提了七十八名证人过堂,乖乖,这架式阵容可不是一般的大,皇帝觉审理速度太慢,有拖延之嫌,为此,两次当堂责问迟修泽,迟修泽却回说案情隐情太深,兹事体大,要据证确凿方可定案,既不会因为他是一品大员而循私枉法,也不因与他政见不合而落井下石,一切秉公断理,只求还百姓事实公道,无愧于心,堵得皇帝无言可对。

    与此同时,皇帝实施安抚政策,其一,频布犒恩令,封赏边疆战绩突出的将士、兵丁,按职级、等别各行封赏,通共有五万余人受赏,共发放赏金白银五十万两;其二,下旨意,在下届恩科,寒门学子必须占进士一成的比例……如此种种,民心才渐渐平复,静心等待结果。

    这晚,逸君三更天才归府,洗沐后,便把取下画,打开隐蔽的隔门,想瞧瞧槿蕊睡得可好,推门的吱呀声虽轻,但是还是被槿蕊听到了,喉间咕哝:“二哥?”

    “把你吵醒了?”

    “不是,我是口干,想下床喝水。”不敢说真话,槿蕊便胡乱编理由,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她已然习惯夜夜盯着对屋那盏宫灯入眠,晕黄柔和的光圈、刚毅温暖的脸庞,是她安宁香睡的心药,忽然逸君没在,就怎么都睡不着了,只是不好意思张口。

    “别起来,我来倒。”逸群抬脚跨过屋,借着窗外的月光,取来火炉上温着的铜壶,倒了小半杯水,在床沿坐下,递给槿蕊,关切问询:“是不是又发恶梦了?以后二哥心尽量早点回家。”

    “没有。”槿蕊抿了两口,把就杯子交给逸君,问:“二哥,你最近忙什么呢?”早上槿蕊起床时,隐门已赌上,逸君出了门,大伙都入了梦乡,他才回来。

    “都是些琐碎烦人的公务,不说也罢。”想起来今天是钱太医过府诊脉的日子,逸君又问:“钱太医怎么说的?”

    槿蕊声音立即低了两度,瘪嘴叹道:“还能怎么说,老样子。”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静心调养,切忌生冷,按时服药,不可心急,她都能倒背如流。

    “别着急,不是太上老君的仙丹,哪能立竿见效。”每每钱太医上门,迟修泽必然会陪同,逸君纵然不想槿蕊与迟修泽再碰面,可是为了她病,他是笑脸相迎,毕竟钱太医可不是他能请得动的主,这个老家伙可是时常把贵庶不同门挂在嘴旁边,想着在朝堂上越来越得意的迟修泽,装作不经意问:“他今天来过了?”

    槿蕊摇首:“没有,这几次都是钱太医和方泰来的,他和你一样,都很忙,有两个多月没瞧见他了。”

    “怎么?你想他了?”语含不乐,含有些许酸味。

    “哪有,你们都在为将作监的案子忙活,我知道你的主意,就是……就是有点担心。”不知为什么,槿蕊心里总是莫名慌慌的。

    “这是男人的事,你姑娘家家的操哪门子闲心,只管养病玩乐就成。”逸君拍拍槿蕊的面颊,手感圆润了许多,满意笑道:“睡吧。”

    “那二哥也早些睡。”槿蕊甜声回道,窝进被窝里,对屋那盏宫灯又亮起来,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隔上几日,槿蕊就到街上打探消息,半年下来,市井间对于工部尚书的讨论越来越淡,因为最近新的募兵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