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一章 新妇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一章 新妇生活 (第3/3页)

问。

    “五老爷一家准备回去了,老夫人派人叫你过去呢。”水儿掀帘子进来,低垂着眼帘,站在‘门’口说话,她曾经撞着陈二林正动手动脚,当时大囧,后来就学乖了。

    茵茵先走向正屋,让水儿叫来两个粗使婆子,搬了两大一小的箱子过来:“五婶婶,这些个你回家带上吧,听说家里还有个妹子呢,给你和她们做些衣服,那个箱子,是送给妹子的嫁妆。”茵茵收拾的是一些绸缎细布,装了两箱,还有一对雕‘花’银瓶,,放在一个小箱子里。

    “哎哟,这么贵重的东西,拿到乡下也没人识货,可不都埋没了。”陈二林的远房婶婶,看到银瓶时眼珠子都亮闪闪的。

    “咱自家知道好就行了。”陈老夫人说。

    “是的,大嫂。嘻嘻,这孩子,怎看怎顺眼,听说你也是渡口镇的?”她很热情地和茵茵套近乎。

    “是的,在那儿住过。”茵茵点头。

    “你听过一个叫桂枝的绣娘吗?”

    “嗯呀”茵茵点头,心里略有担心,桂枝怎么了?

    “那孩子怎样?”五婶婶向茵茵打听。

    “有什么事儿吗?”坐在一旁的陈老夫人见茵茵略有迟疑,就替她问。

    “哎哟,嫂子,你那小侄子,去年不是大考嘛,中了秀才,那些天高兴,去同学家游玩,见了个姑娘,回来给我夸了一通,我知道这是孩子有心了,就打听了一下,听说绣‘花’的手艺是临河县里头一份呢,以前在渡口镇的绣铺,很能干的。”

    茵茵想,如果刘琴走了,桂枝很可能就是临河头一份了,就点点头:“是绣的好。”

    “人也漂亮,通情达理”婶婶接着说。

    “那,请媒人了吗?该给孩子订下了,你那个二小子,也到年龄了呢。”陈老夫人很关切地说。

    “可不是嘛,都二十出头了,前面也有人提说,无奈何这孩子都不答应。这一次,我也赶紧请人过去了呢,可惜‘女’方没答应。我本来打算再请媒人的,小松他爹不答应。说是‘女’方家很穷,地无一垄的。哎哟,可惜那‘女’孩子,给小松提亲的‘女’娃中,无论样貌还是心智,都排头一个呢。”

    “没地,靠什么活?还能让孩子学绣‘花’?”陈老夫人疑‘惑’地问。

    “说是她爹在哪个财主家当管家的,大概人能干吧,日子也过得去。”

    “是奴才?”陈老夫人略有点诧异,奴才的婚事,经常由不得父母做主的。

    “不是,雇的。哎呀,听说这桂枝的弟弟,读书很厉害,若不是小,早就中了,先生说,下一场临河县的榜首,一定是他。”五婶婶想到自己的儿子,十五岁开始进场,三次才中了个秀才,眼里就流‘露’出羡慕来。

    “那还不赶紧请人提亲去?真是糊涂”坐在旁边,一直默默不语的陈洪寿,忽然说话了,“家里有读书人,富贵随时都会来,说不定你们还要高攀了,快快定下来才是正理。”

    五婶婶赶紧对大伯满脸堆笑,还起身福了一下:“大哥,可不是这么个理儿,我也曾这么想的。一会儿,小茂他爹回来,你帮我劝劝吧。”原来她是在搬救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