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距离 (第3/3页)
体起来。
记得当初蔓蔓宣布她的出国大计时,火箭扯出一张美国地图,刷刷几笔,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他说:“要去就去这几个地方吧。这几个城市比较好。”
好哪里?蔓蔓不解。
火箭当时低垂了眼看他的茶杯,淡然说:“因为近。”
“唉?就因为近?”她不知好歹地问。
“对啊,近。”他抬眼,波澜不惊的样子,扇着长睫毛很无辜地说,“近点机票比较便宜。”
蔓蔓不忿。火箭拍了胸脯豪气干云地保证,寒暑假想回国就回国,机票统统他包,结果竟然小气钱,她又不会真的要他买机票,更何况他又不缺这几个钱。不要,就不要,她偏要选芝加哥。
结果她选了U大学,尽管学校只免了学费,没有奖学金。
“只是免学费?”若安听说之后眉毛挑到了天上,“生活费呢?你打算怎么解决?租房子,水电,吃饭,买课本,一个月再怎么赤贫也至少要一千美元吧?你打算怎么挣?是不是要去刷盘子?好,算你不被移民局抓,一小时算八块钱,一个月要刷125个小时,平均每天要四个多小时。林蔓安,你真的考虑清楚了,确定要去吃这个苦?”
若安总是这样,一本账算得清清楚楚。可是至于吗?蔓蔓觉得她委实夸张,理直气壮地说:“为了追求理想,吃点苦算什么?”
“蔓蔓,”火箭说话了。蔓蔓清楚地记得他一边说一边缓缓地将咝咝冒泡的啤酒倒进杯子里,“你的理想是什么?做个经济学家?还是做美国公民挣美元?”
当然不是的。蔓蔓暗暗咬了咬嘴唇不说话。
火箭抬起头,黑黑的眼睛直视她:“谁都知道你去美国追的是什么。蔓蔓,你这是骗谁?”他缓缓举起酒杯,默默地笑了笑说:“恭喜你。”
恭喜你。这三个字不知为什么在蔓蔓胃里横亘了一晚上,让她十分消化不良。后来她想了想,觉得是自己没听火箭的话,怕他不高兴,所以心里有所不安。可是她分明是听了他的话的。火箭也许自己都不记得,他曾经说过:距离是个相对的东西,距离不能以公里计,而要以时间计。
火箭还说过,距离超过四小时以上的恋爱,成功的概率只有百分之十。
所以蔓蔓申请学校只有一个条件——离芝加哥开车不能超过四个小时。
芝加哥,传说中大湖边上那个经常刮大风,下大雪的地方,据某人说买不到牛肉干。距离真是种相对的东西。从H市到芝加哥,坐飞机只需15个小时,蔓蔓花了两年。从芝加哥到他身边,还有多远?蔓蔓坐在路人甲师兄的车上,抬头望了望米国格外蔚蓝的天空。或许一天,或许一个月,也或许还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