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七回 老善人动嗔生懈 小和尚供食求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七回 老善人动嗔生懈 小和尚供食求经 (第3/3页)

僧,善人不知可肯方便一带?”老叟道:“此四众可是二位一起的?”比丘僧说:“出家人那里分个一起与否,但是我两个承善人赐斋,他四众到来,只恐者善人不便布施多人。”老叟道:“这事不难,且请二位到我家下供奉一顿现成素斋。”比丘僧与灵虚子方才随着老叟走到家门。

    只见妖蜂成阵飞到老叟门外,树林技上的那灵鹊飞来乱啄。老叟见了,忙拿了一根竹竿,把灵鹊乱打道:“是何人家,走了养蜂,飞到我家,到有十分财气!可根你这鹊子啄他。”一面打鹊,一面叫家仆取桶接峰下树。他却才扯两个僧道衣袖进门。

    比丘僧说:“老善人打鹊啄蜂,固是一种善心,只是接峰人涌,又生了一种冤愆孽障。”老叟道:“师父,打鹊禁地伤蜂,真是善心,接峰入桶,怎么是又生一种孽怪?”比丘僧笑道:“这蜂簇拥,本来螫我二人,众鹊啄他,也有些缘故。我小僧不敢说破,悉听老善人主意罢了。”老叟道:“原来二位师父恨蜂来螫你,你便快心鹊子啄他,看来乃非出家人心肠了。”老叟说罢,便把面色放出嗔心,有个不肯供斋之意。比丘僧见了,退走一步道:“老善人,我小僧承你好意方便斋供,只是后边尚有一起四众,若是同仁一视,且待他们到来领你布施罢。”老叟主意只为比丘僧说他打鹊,起了一种嗔心,便答道:“寒家晚饭原也不多,既是二位要候一起,且在大门前等候一时。”他往屋内进去,只叫家仆好生安置了蜂桶。比丘僧向灵虚子道:“看此老叟,只为贪接蜜蜂生利,又因我们说他打鹊,遂起了不布施嗔心。他情意既懈,我等见机当行,留此斋饭以待唐僧师徒罢。”两个不辞老叟,出门而去。

    且说三藏押着马垛,行者们挑着经文,一路安靖前来,到了山冈,师徒力倦,也坐在岭上。八戒道:“师父肚中饥饿,这山凹处可有人家化一顿斋充饥也好。”三藏道:“徒弟们,谁去化斋?”行者道:“八戒既叫俄,他便去化。”八戒道:“我化来了,你可吃么?”行者道;“先供了师父,自然供我。”八戒道:“你便去化,若是化了来,先供了师父,自然供我。”行者道:“呆子,我却是师兄,理当让我!”八戒道:“既是你化出来,还该让我。”沙僧道:“两个不必去化斋,又不知这山冈内可有人家,就是有人家,不知可肯斋僧布施。斋在那里,且先你争我争动了这争竞心,只恐怕又生出一种妖魔来。”

    沙僧正讲,只见那树林中走出两个小和尚来,手捧着一钵盂斋饭,一个要分吃,一个要先吃,抢抢夺夺,被三藏见了,叫一声:“小和尚,你两个有甚相争?”那小和尚见了唐僧,忙向前道:“老师父,是那里来的?这些柜担是何物?”三藏道:“我是东土大唐僧人,上灵山求取真经回还。”小和尚道:“这柜坦内必是取来经文,不知老师父取他何用?”三藏笑道:“可见你两个是山乡小子,只知剃了头发,手里捧着个钵孟,化些饭食度日。这会听得你一个要先,一个要分。全没个礼节,不知道出家自有三宝真经。这经文课诵,上则超凡入圣,次则降福延生,三则忏罪消灾。”小和尚听了,恭恭敬敬把钵盂斋饭献上唐僧道:“老师父,这是我两个山凹人家化了来的,既是老师父远来,情愿奉敬一餐。”三藏道:“你两个为这饭动了争长竞短,我如何受你的?就是你两个,也饥饿难当。”小和尚道:“老师傅请受用,我们再去化罢。”三藏见他诚敬,接了钵孟在手,食了一半道:“徒弟们吃了这一半罢。”行者道:“八戒,你吃了罢。”八戒笑道:“你看这猴精,他嫌师父残剩,故此让我,你吃了罢,这些微不够老猪塞牙缝。”行者道:“既是你嫌少,我吃了也罢。”方才向三藏前取体盂,八戒看了一眼,早已取得在手,三扒两咽一顿吃了。那小和尚见了,便向三藏道:“老师父既受了小和尚供奉一钵盂粗斋,但求把经文与我两个一看,也不敢指望超凡入圣,只求降福延生,就是老师父的功德了。”三藏听了,只是摇手道:“这却不敢奉承、”却是何故不敢奉承?且听下回分解。

    总批:

    此回嘈嘈杂杂大有意致。

    唐僧才受得一钵孟供献,便为开经吃力,信是功德难消。如今和尚吃尽十方,不思报答,却如何怎得灵雀唤醒?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