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七章 败仗(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一百二十七章 败仗(一) (第1/3页)

    凤七年五月初二,处州庆元县竹口镇,这里营寨连绵扬,时不时有一骑疾驰而出,打破了这里的寂静。

    军中大帐里,福建经略副统制赵德胜正在和花云、侯明等部将议事。

    “此次征福建,常统制率主力挥师从温州南下,直循福州,然后再沿闽江而上,直趋南平(今福建南平市)。我军的任务是克松溪,沿东溪(今福建松溪)而下,取建宁(今福建建瓯),再会师于南平城下。”

    “正则,你说说元军在松溪、建宁的布防情况。”

    “是!”侯明应道。他是宿州灵壁人,长得冰眼横眉,铁臂铜肤,熊腰虎背,端坐如松,疾走如风。原在邓友德麾下,随之投附定远军。在6军学堂中被傅友德所识,以“大兵有略,少兵有术”举荐于刘浩然。历任都营、统领,此次授衔为上校。

    “松溪守将为陈定骁将张子玉,统兵五千有余,除城防无其它修缮;建宁守将为陈友定大将阮德柔,统兵近万余,修有四道木栅,九连山寨。”侯明的话非常简单明要。

    赵德胜点点头,接话道:“陈定少好舞枪弄棍,练得一身好武艺,投身于明溪驿当差,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升任兵牌,同年用计定宁化曹坊义军,擒领曹柳顺,为元廷汀州院判蔡公安赏识,擢为黄土寨巡检,随元廷福建佥都元帅吴按滩不花剿灭了汀、延、邵、建等山寨的起义军,以军功先后升任为清流县尉、主簿、县尹,元至正十八(公元1358年)年升任延平路总管。”

    “元至正十八五月,陈友谅派遣部将康泰、赵琮、邓克明等进攻邵武;同年十一月,邓克明占领汀州,进而围攻清流。陈友定屯兵于县前的平安寨,乘邓克明军立脚未稳出奇兵偷袭敌军营杀得邓军措手不及狼狈逃窜。陈友定率军乘胜追击至宁化。翌年,陈友谅再遣邓克明陷汀州转攻延平、将乐等地。元廷福建行省授陈友定为汀州路总管,率兵抵御。双方在黄土寨生激战,陈友定勇不可挡败邓克明军,并且俘虏了邓克明的部将邓益。陈友定以军功升任福建行省参政,同年十一月友谅派兵进犯杉关,陈友定率军奋力抵抗,击退陈军进攻。”

    “至正二十年,即龙凤五年,陈友谅称帝,遥令邓克明再次率军攻打汀州等地。邓克明一路攻城略地,相继进犯永丰、宁都、石城、宁化等县,攻克宁昌、杉关、光泽等地经顺昌攻建安(今建瓯)。邓克明军于建安城西北设立几十个兵寨,围城达数月之久。城中将弹尽粮绝之际,元朝守将、行省平章完者帖木儿急檄陈友定前来救援。同年,陈友定率军救援,一马当先,率数十骑突入敌阵,放火烧了邓克明的橄榄山寨,又攻克水南寨邓克明军溃败退守江西。陈友定一鼓作气收复了建阳、崇安、浦城等县。”

    “现福建有多股势力,一是占据福州的亦思巴奚军(元朝末年泉州波斯侨民建立的民兵组织)领赛甫丁和占据泉州的亦思巴奚军领阿迷里丁,一路是占据漳州的漳州总管罗良,另一路便是南平的陈友定。根据我们的情报,亦思巴奚军兵士最众占据了泉州。兴化(今福建田)、福州等地,但是论骁勇善战以陈友定为最。”

    “此次平福建。我们先以一军牵制陈友部合常统制率主力与水师一起平定福州、泉州。为了更好地配合常统制们越对陈友定攻得厉害。就越能牵制其不能分心下福州。这是大地方略。诸位谨记了。”

    赵德胜刚说。众将便点头齐声应道。

    五月初五。赵德胜率五万之众兵抵松溪城下。守将张子玉自持骁勇。又虑及松溪城小。难以坚守。故领军出战。两军在城外东溪王玉滩展开决战。

    赵德胜自领一万军士为中阵。命花云押后。随时支援。命侯明率轻骑三千随时待命。准备取陈军侧翼。

    两军一开战。张子玉亲率精锐亲兵便直冲定远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