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当涂城外(一) (第2/3页)
量也减轻了不少,所以口径虽然没变,炮管却加长了,加上由于江南机加工工艺提高,炮管和炮弹的配合精度提高,所以杜重六甲式野炮有效射程由以前的四百一十米提高到六百米,最大射程由三千二百米提到三千八百米。而炮车由四个轮子组成了,除了野炮自身的两个轮子外,它的后木托挂在单独的两个轮子上,然后再挂在四轮马车上。
炮手分两边坐在马车上,中间是一箱箱的弹药以及各种工具。在四匹马匹的拉动下,四十门野炮很快就驶出了东门,并从步兵队伍旁边疾驶而过,向设定的战场而去。
半个时辰后,三个团的大内亲军从当涂城城东绕了一圈,赶到了汉军军营外东南方向五里外的野地里,开始以队为单位,列成一条横线队形。而炮兵早就赶到了阵地,在步兵队列前三百米的地方开始挖坑卸车,布置野炮阵地。
队正拔出佩剑,横在身前,站在自己队伍的前面,然后大声喊道:“列队,向右看齐!”分成三排的大内亲军立即站立笔直,滑膛枪提在右边,头略转向右,以目光对齐右边战友的肩膀。很快,各队便列队完毕,排成两条长达两里的横队。
阮智把两个团放在第一线,另一个团放在后面,组成了两条横线队形。看到各部整队完毕,而炮兵也把野炮架设好了,正在紧张地装填弹药。骑在马上的他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转头对副官说道:“传令各团,确定他们的任务。”
按照改进的大内亲军战术,战场上的以团为作战单位,每个团在开战前就已经明确了各自的作战任务,然后由他们的团统领指挥作战,阮智要做的就是根据战场上的变化进行大的调配,如任务、目标的更改,其它战术问题就由团统领自行决定。现在根据阮智的命令,副官带着此前确定的作战任务,在各团跑一圈,与三个团统领再次对照作战任务,以免出错,也可以视为一种督促。
大内亲军准备完毕后,军乐声也停了下来,只听到呼呼的风声和猎猎的旗动声。九千大内亲军正在等待着开战的那一刻。而六千由赵大勇派出的长矛兵也在右翼列好两个大方阵,一来掩护大内亲军的侧翼,二来一旦发生激战,随时可以向敌军发起侧击,支援大内亲军。
陈友仁早就知道当涂城守军列队出阵的消息,他知道,如果这个时候自己上船奔走的话,整个军队都会垮掉的,光是争抢上船的机会,五万将士都会自己杀得头破血流。到时说不定谁也走不掉了。妈的,不到两万人就敢打自己的五万人,定远军还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要知道,陈友谅留给他的也是精锐部队。想到这里,陈友仁热血冲脑,一咬牙传令三军,全数出营迎战,并且言明,此举是背水一战,只有打赢定远军大家才有机会逃命,而且谁表现有加,谁就先上船回去。
军令一出,汉军便鼓噪而出,在军营外列阵待战。当然陈友仁也留了心眼,他命令最亲信的亲兵占据一艘快船,随时待命,一旦战局不利,他就转身回来,先跑了再说。
阮智冷冷地看着汉军在那里列阵,纹丝不动。自从钱清之战后,刘浩然和阮智等人一直在检讨大内亲军的战术。通过钱清之战,刘浩然发现了火枪部队的劣势,火枪的杀伤力远远小于它的精神威慑力,敌我人数相当还好说,要是敌人人数远胜自己,拼死直冲过来,而滑膛枪的射速只有那么高,短短的距离里打不出几轮弹雨,无法阻挡敌人的肉搏战。
开始的时候,刘浩然把长矛兵与火枪兵混编,但是却发现火枪兵变成了鸡肋,成了以前弓弩手辅助作战的角色,无法体现出成本昂贵的新式武器的威力和作用。于是想来想去,刘浩然决定还是把火枪兵单独列出来,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