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六章 李家添丁(要粉红啊,要粉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六章 李家添丁(要粉红啊,要粉红) (第2/3页)

在小树主干上比划来比划去。

    李薇奇怪的问他在干嘛,他说那个老爷爷教的,给梨树嫁接枝条。

    李薇忙按着他的手,“年哥儿,这小树还太小,把树皮划伤了,它会死的。”

    佟永年眼睛眨了半晌,终就作罢,不过,李薇从他眼睛里还是看出他心有不甘呐。

    赵昱森中了举后,并未立刻参加乡试,而是仍选择留在县学里,一边精进学业,也辅助的教渝。佟永年在县一级的应试,他早就代为打点,并在二月初十到李家村,接大山与佟永年去县城,李海歆陪着一同前去。

    而再往州府的考试则由何文轩代为打点,一切都不须家里过于操心。至于佟维安也早早送了信儿过来,会在青莲县等着佟永年。

    一家人殷切的送他们到村头小石桥,望着牛车渐去渐远的身影,李薇眼前浮现佟永年与平时不太一样的眼神。象是他初次离家去前王村读书时的,又象是再次去到镇上读书时的,更象此去不是县城,而象要去离家千里的天涯海角一般,透着再见不易的伤感?

    她胡思乱想了一阵子,猛然摇头,他一向不喜欢离家,许是因为这一次要去几个月的缘故。

    何氏生产的日子临近,梨花姥娘与姥爷齐齐过来帮衬女儿,连带梨花小姨也过来住了两天儿,一家子人倒是极为热闹。

    从去年冬天李薇闹着李海歆要让他盖草屋在室内养地龙开始,李海歆与何氏商量了下,便又请了小六子来做长期帮工,以应付她越来愈多的新花样新要求。

    别有李家老三就近的帮衬,虽然今年的活儿比去年多,人手却比去年丰足些,倒也没那么忙乱。

    日常琐碎的事务之间,梨花姥娘与何氏又谈起春兰的亲事。这次何氏的忧心就更少了些,吴旭在李家近一年,事事妥贴,再加上吴旭娘过年时来家里,与何氏相谈甚欢,倒把她先前的顾忌去了几分。再有就是,吴旭自到做工近一年,不但丁点儿的咳嗽发热没有,再加上饭食好的缘故,竟又长高了不少,身子也壮实了许多。就别再犹豫了,这孩子就好家穷不算啥,再者他还有硝皮子的手艺呢。”

    梨花小姨逗着儿子也说,“这个孩子是不错,配春兰正好。”

    何氏又想着过节时老姑丈家的两个儿子儿媳来走亲戚,一个个身子骨都极壮实,心头也安了几分。

    便说,“即使是咱中意,旭哥儿还在三年孝期呢。这事儿也不能现在说。”

    梨花姥娘摆摆手,“这事儿现在说也行。先订了亲呗就旭哥儿他家那样子,要整治个出新房子啥的,他也得狠干两年才行呢。到时候他手头有些钱了,你再给添一把,让他们起个新屋。这孝期也满了,你肚子里这个也刚好一岁多点,就是春兰出了门儿,春柳掌着家,春杏和梨花也都大了,正好帮你带”

    何氏听她娘这么一说,笑了,“娘给安排的怪好。严丝合缝儿的”

    梨花姥娘笑笑,“你若不想让春兰等那么久啊。丧期内婚娶,借亲的人家儿也多得是。”

    何氏也是真动了心,便说等李海歆回来商议商议,若是他同意,早些给吴旭娘透个信儿。

    二月二十八日下半晌,李海歆风尘仆仆的归家,进门儿时已笑得没了眼睛,一家人正在院中忙活,看他这样子,心知年哥儿这第一关算是过了。

    何氏忙问结果,果然佟永年县试关,得了个第四名,一家都很欢喜的很。

    大山的名次虽然靠后,但也入了围。

    当晚便自己家做了一桌子好菜,吃喝庆祝一场。

    佟永年县试顺利让一家安心不少。州府考试有何文轩与佟府的人相随,也不那么挂心,便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何氏与李海歆说了春兰的亲事儿,李海歆本就对吴旭爹的痨病不以为然,何氏这么一说,他自然也同意,春兰五月里生的,再往前就整十七岁了,确实不宜再拖下去。

    只是有一点儿,他忧着心,“吴旭这孩子看起来也是个心气强的。咱们帮衬钱财倒没啥。怕他心里头不舒坦呢。”

    何氏一叹,“那咋办?”自己低头又想了想说,“要不,咱们借他些钱,让他做个小买卖什么的?”

    李海歆觉得不大妥当,“做买卖也不是稳赚不赔的。他又没做过,也没个稳妥的人带着,万一折了本,他不更难办?”

    两人商量半天,也没商量出个结果。何氏便先把这事儿往后放一放,抽空把这意思略透给了春兰。

    问她的意思,春兰笑笑,转问李薇,“梨花说呢。”

    李薇心中直撇嘴儿,姐姐们好象都喜欢拿她来打掩护。不过,吴旭她是真满意,又接触得比赵石头多些,了解得更深入,当即就叫着,“好”

    春兰笑了,与何氏说,“梨花说好那就是好。大姐夫还不是梨花把的关?”

    何氏好笑的拍李薇一巴掌,嗔她,“日后春柳和春杏也让你把关算了,娘不管了”

    春杏把脸儿一扭,“谁稀罕她”

    李薇笑嘻嘻的不言语。

    何氏得了春兰的应承,便给大武媳妇儿透了信儿,让她在中间当个中人跑一趟,跟吴旭娘透透,若是她也同意,就找个媒婆前来提亲。

    大武媳妇儿去了大半天喜孜孜的回来,何氏一见便知道事成了,也高兴得很。只是大武媳妇儿也带了吴旭娘的话来,说若是做亲,吴旭就不便在李家做工了。毕竟现在吴旭的身份是帮工,将来成了亲,她怕儿子遭人闲话。

    何氏与李海歆一说,他也说,做了亲旭哥儿是不便在家里干活了,不止吴旭娘的那点担心,他也怕旁人说春兰的闲话。

    李薇摇头叹息,二姐的婚事儿明明这么顺当,怎么又跑出这一个事儿来?小手托腮想了半晌,觉得双方的家人顾虑得都很有道理。

    只是单凭吴旭出去做工,挣钱到什么时候才能存够娶二姐的钱?她们家出钱也不是不可以,只怕吴旭不会接受。

    想来想去,突然想到村子南头的那个小水库来,大小合适,深浅合适,可以养鱼?想到这儿她有些激动,蚯蚓养鱼不是很好的生财之道?现在那个小水库闲着,也没哪个打它的主意,即使是自己家去白占了,估计也没人说啥,退一步说,若是怕引起村人不满,可以和村子里正签个什么契约。

    想到这儿忙往东屋跑去找春兰,“二姐,二姐”

    春兰到底还是姑娘家家的,平时里面上儿不显,但自从何氏提了这亲事儿,她躲在屋里的时间就长了许多。

    春兰抬起头,“梨花,啥事儿啊?”

    李薇爬到春兰对面的炕上,笑嘻嘻的踢着腿儿,“二姐,我给旭哥想了个挣钱的好门路。”

    春兰一听她改了对吴旭的称呼,“扑哧”一声笑,瞪她,“就你精怪”

    李薇嘿嘿笑着,把在小水库养鱼的想法儿说了,“旭哥在咱们家这么久,那个秸杆儿养地龙他也学会了,咱们就让爹娘从小溪里头捞些小鱼苗,投进去养一年试试看,反正也不费什么钱儿,只出些力罢了。”

    李家村旁边的小溪流,水质清澈,长年流淌,但正因为是活水,大鱼极少,最大的能长到巴掌长,更多的是那种柳叶大小的小鱼苗。

    春兰知道小妹的想法一向多,再者养鱼,小时候她们也不是没养过,她爹当年给捞回家的鱼,放在那小水坑里,不过就喂了些菜叶子偶尔把麸皮拌的鸡食投进去喂一些,最后也长成了不少斤把重的。

    不过,她沉吟了下,问道,“地龙也能喂鱼?”

    李薇只是听人说过蚯蚓能喂鱼,并没有亲自实验过,也敢很确定。不过,她想了想说,“即使是地龙不能喂鱼,那用麸皮子和草,菜叶子喂不行吗?还有,我觉得地龙鸡吃得那么欢实,鱼肯定也吃。”说完也不管自己的话是个什么逻辑,跳下炕去磨春兰,“二姐,你悄悄和旭哥商量商量嘛,听听他咋说。”

    春兰虎着脸儿,直点她的额头,赶她出去。

    李薇出去后不甘心,又跑去找何氏说了一遍儿。何氏倒觉得这个法子好,忙把李海歆找来,说给他听。李海歆听后也点头,“给旭哥儿找个挣钱的好门路,是比咱帮衬他钱财强。不如等这事儿说开了,我与他说说?”

    李薇忙说,“爹,让我去去说啊。旭哥很听我的话的。”

    何氏笑着摆手让她去,“你呀,什么事都想插一嘴。”

    李薇从堂屋出来,深深的吸了口气,三月了,又到梨花开的季节,空气中满是梨花的甜靡气息。

    吴旭在屋后那片竹子林中查看今年春上腌的笋子,他与春兰的亲事儿虽还没挑明,可他也似是感觉到了什么,每日愈发避着李家人,闷头干活,以免尴尬。

    李薇站在那大排坛子边儿上,扬声喊着,“旭哥,你来”

    吴旭听她喊,脸红了下,从边道上过来,“梨花有事儿?”

    李薇向他招手,“你跟我去小水库一趟吧。咱去看看那里有水没水。”

    吴旭跟在她后面儿,边走边问,“去小水库干啥?”

    李薇想了想,说道,“我二姐说想在小水库里养鱼,让我帮她去看看。”

    两人一边一说着一边出院门儿。何氏捂嘴儿笑着,跟李海歆说,“咱家就数这个梨花最鬼。没影儿的事儿她张嘴就来”

    吴旭听说春兰想养鱼,嘴张几张,好半天才问出来,“那个,梨花,你,你二姐为啥要养鱼?”

    李薇摆摆手,“我哪儿知道呀,你想知道你去问呗。”

    两人到了小水库,岸边青草茵茵,水面平缓无波,除了现在水面较浅之外,其它的基本都符合她的想象。

    满意的打道回府,至于其它的事儿,还是让二姐跟他说比较好。

    春兰的事儿即挑了头,何氏便想着加紧办,大媳妇儿中间又跑了一趟,没过两天,吴家庄找了媒婆来提亲,本就是双方早就说好的姻缘,何氏也不作什么姿态,痛痛快快的应了亲,让媒婆在中间跑着,说合下面儿办大小茶礼的事儿。

    三月中旬,何文轩从州府托人捎信儿来,一切都已安顿好,让家里人不必挂心。年哥儿与大山两的状态都不错,这次没准儿都能考过。

    七七七

    沙发啊!

    删了,原来有人更了

    第二就是板凳了吧?真是好书,可惜不能一口气读完。

    早知有人更了就不费事儿了。

    这次更新的真多啊!作者勤奋,更新的童鞋勤奋!

    我想我姥姥

    一刀又一刀

    梨花要伤心咯

    大山配3姐武睿跟4姐年哥对梨花这样都有着落了

    引用引用第431楼于2011062209:03发表的:

    大山配3姐武睿跟4姐年哥对梨花这样都有着落了

    我還以為二姐跟之前說親的那個還有戲咧,雖然有了庶子但懂得嚴厲要求自己自律就算不錯了,說不定此後會是個不錯的丈夫

    嫁吳旭也不錯,老實肯做事,又有一把手藝,以後會慢慢好起來,四姐就不要跟武睿了,他家那個老太太可不好惹,春杏進去會受罪的,雖然她也不好惹但總是不能對長輩如何,在者武睿是保護不了春杏,就像個紈絝子弟只知道玩,沒本事養家,這種的嫁了也會坐吃山空

    年哥兒要回賀府了,以後二個能不能在一起也挺困難的,他現在還沒考中秀才什麼的就一堆妹妹靠過來了,我看他那樣子都不知道懂不懂得拒絕跟避嫌,回賀府是深譚很黑人的地方,他有能力保護自己不被下絆子嗎再說婚姻是父母可以決定的他能不從嗎我都替他擔憂以後怎麼娶梨花,他看起來軟軟的沒什麼魄力

    不喜欢武家

    uei胸11

    真想一气儿看到完结啊

    诚妈妈

    年哥八成要走了

    有更就是幸福呀

    七七七

    更新?

    第85章春日琐事

    何文轩一行人到了安吉州府,租了个清静的小院儿,好让佟永年与大山两个安心温习课业。

    佟维安几次与何文轩说,看看是不是托人给年哥儿提前先探探路。何文轩只是摇头,他说,“年哥儿还小,即便考不上也没什么。再者这才第一道关卡,若是现在就需托门路,要托到几时?再者……”

    何文轩顿了下,接着道,“……官场之事颇为复杂。一路平顺也并非好事。”

    说起官场之事,佟维安自然不及何文轩,他只是听说现任安吉州知州的邱大人对他颇为赏识,想提醒他为年哥儿托托这个关系。现在,何文轩即不愿,他自己又没甚么门路,便笑着附和两声,做罢。

    用过晚饭后,何文轩照倒去佟永年与大山的房中,为两人指导课业,进了屋内却发现室内空无一人,顺着侧门进入后面半亩见方的小园子,一眼见两人对坐石凳上,手握书本对坐着。

    “怎么了。”何文轩走过去,在二人不远的石凳上坐下,“不在房中温习功课,坐在这里发什么呆?”

    佟永年与大山忙齐齐站起身子,“小舅舅,我们这就去温书。”

    “年哥儿先留下,大山先回去吧”何文轩叫住佟永年,指着他刚才坐的石凳子,“坐吧。”

    佟永年安静坐下,等着何文轩发问。

    何文轩道,“你舅舅方才与我说,想让我代你去见见邱大人,走走门路,我没应。”

    佟永年猛然抬头,脸上有掩饰不住的惊讶,停了片刻才说,“舅舅行商多年,难免会有这样的想法。小舅舅不理会就好。”

    何文轩嘴角轻扯,笑了,点头,“我就知他没与你商议过。再有十来天便是州试,可有把握?”

    佟永年摇头,“不知道呢。只能尽力而为。”

    何文轩赞赏的点点头,“嗯,平常心应对就好。我十七岁才考的童生试,你可比我强多了。”

    佟永年却摇摇头,“王先生说了,小舅舅的资质比我要强十倍,要我多向小舅舅请教。”

    何文轩含笑摇头,仰天轻叹,“王先生过誉了。”

    说着他站起身子,“今儿你和大山都休息休息,明儿再温书吧。”说着站起身子便往外走。刚行两步,又回首,“年哥儿,上次你一气之下破坏同窗爱物之事,最后如何解决的?”

    佟永年眼前霎时闪过一棵光秃秃的断头小梨树,孤伶伶的立在砖红瓦盆之中。有些底气不足的回道,“赔了一个给她。”

    何文轩笑着走近,拍拍他的肩头,“嗯,赔了就好。我送你的那本书,好好研读,对你大有益处”

    佟永年点头,“我知道了,小舅舅。”

    何文轩临走时,抚了抚他的头,笑道,“我两年不归家,你还知有了困惑之事向小舅舅求教。可见我这个小舅舅兼半个老师做得还算称职”

    春兰的亲事一说定,李薇便催着她去跟吴旭说要在小水库里养鱼的事儿,春兰略推了两下,便顺了她的意思,趁着往兔子舍干活儿的空档,与吴旭说了这事儿,两人谈话详情李薇不知,吴旭当天就回了家与吴旭娘商量,第二日一大早急匆匆的回来,说他娘应下了.

    何氏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儿,生怕吴旭娘有旁的想法,硬是不许呢。

    便赶紧催李海歆去里正家里把一应的手续办了。好让他们早日开动。

    那个小水库李薇这些日子见天去转悠,纯天然无污染的小水库,水质很好,里面的水草也很丰盛,这些日子一天天转暖,水草泛了绿冒了尖,碧绿鲜嫩,是个极佳的养鱼场所。

    原本李薇催着他爹去找人帮忙捞鱼苗,被何氏喝斥她两句,这鱼塘名上是吴旭的,自然一切事都要问他才好,又私下里与李海歆说,帮着办完手续各项事宜,其它的事儿让他最好别插手,让吴旭自己做主。

    李薇十分感叹她娘的细心。乖乖的听她的话,跟在吴旭后面,一会儿问,“旭哥咱们什么时候捞鱼苗?”一会又问,“旭哥你那小水库要不要盖座小房子,要不要养只狗?”

    吴旭初时还有些不好意,被她问多了,神情也自然起来。

    跟她商量似的说,“梨花,你看咱们是先捞鱼苗,还是先盖小房子?”

    帮工来腌笋子的几个妇人都与何氏笑着,“亏得有梨花东扯西问的,不然我看春兰女婿的手脚都不知道在哪里放了。”

    春柳春杏这些天仍帮着下笋子,听见了往东屋那边儿瞄了瞄。对视一笑,不作声。

    李薇眼睛骨溜溜转了几下,看了眼中院中帮着腌笋子的妇人,悄悄说,“我也不知道,要不我去问问二姐?”

    吴旭脸红了下,回身往东屋斜了一眼,偏过头去,“好,你去问问。”

    李薇“蹬蹬蹬”跑到东屋,笑嘻嘻悄声的问春兰,“二姐,旭哥让我来问问你,咱们是先捞鱼苗呀,还是先盖小房子呀?”

    春兰停了手中正在纳的鞋底儿,笑骂她,“鬼丫头,你就淘气吧。当然是先捞鱼苗,房子什么时候不能盖?”

    李薇嘻嘻笑着从东屋跑出来,跑到堂屋后面,把春兰的话重复了一遍儿。

    吴旭脸又红个透顶,“嗯,那咱听你二姐的。”说着回院去扛刚编好的细眼竹筛子.

    李薇跑到兔子舍那边儿去小六子也过去帮忙。又叫来帮工几年妇人,其中两家各有两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请他们过来帮着捞鱼苗,又说,“一人干一天给二十文钱”

    “哎哟,”其中一个与李家不太熟的妇人叫起来,与何氏笑着,“你们家现在是梨花做小当家呀”

    何氏瞪了李薇一眼,笑着,“她呀,从两岁多三岁上,就记着挣钱呢,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儿,她都非得插一嘴。你们两家那两个娃儿若没事儿,就来帮旭哥儿几天吧。他在咱们村也没什么认得的人。”

    那妇人得了何氏的话,喜孜孜的去叫人。

    李薇这时才回过神来,她娘说了要让吴旭自个做主的,让做啥事儿先问他,她这会儿只顾着嘴快,倒把这一茬忘了个精光。

    抓抓头发,端起瓦盆,走到吴旭跟前儿,“那个,旭哥,我又多浪费你几十个大钱儿”

    吴旭怎会不知李家的苦心,要说他的钱儿,也还是何氏夫妇把他这一年来做工的钱一个子不少的又都还了给他,连带老2老三的那份儿,也替自己出了。还有硝兔子皮毛的钱,虽然过年时他娘来把钱还了,事后何氏又一分不少的给了他。

    便笑了笑,“梨花做得对,咱们早些捞了鱼苗放进去养着,就能早赚钱。这些钱儿该花就花。”

    李薇便嘿嘿笑起来。一时小六子也拿细筛箩筐到了溪边儿,不多会那两个妇人回家叫了自家孩子过来。

    溪边儿六七个人一边说笑一边捞鱼苗。

    吴旭一走,春兰从东屋出来,让春杏去溪边帮忙,“你去看着梨花”

    春杏早就按奈不住,春兰一发话,她立马端了个大盆往溪边去了。

    春天里小鱼苗正多,几个小子捞着,李薇和小四姐帮着盛满鱼苗的瓦盆,往院中送,一整天下来,捞了有两大瓦盆的鱼苗,李海歆趁空帮着吴旭把鱼苗运到小水库那边,倒了进去。

    一连捞了几天,其间还换了好几个地方,往那小水库里投放了十来盆小鱼苗,李薇正捞得兴起,吴旭却说,不必那么多人帮着捞了,余下的等他有时间,边照顾鱼塘边捞就好。

    现在他是正主儿,只好听他的。李薇结束她欢快的玩水生涯,回到家里老老实实的帮着干活儿。

    转眼到三月底,小水库那边儿,李海歆找了李家老三和小六子几人,仍用草泥盖了个两间大小的茅草房子,让吴旭住在那里,李家老2不知听谁说,吴旭想要养只狗,送了一只刚出满月的小土狗。

    何氏的产期在四月初,春桃的产期也在四月初。家里忙到三月底,便不再腌笋子了。梨花姥娘早早把生产要用净棉布,净剪刀,红糖等准备好。

    李海歆不放心何氏这么大年龄,怕她生产时出什么意外,特意跑到镇上请安大夫给开几剂补气的汤药,又听从他的建议,花了十吊钱儿买了些老山参,在生产期间给孕妇补气。

    出了医馆拐到小赵村,把买的老山参给春桃留了下一份儿,石头爹娘说了些闲话,问问春桃的情况。

    石头娘笑道,“前两天刚请了镇上的老大夫瞧过,说是胎位正,没大碍。你与春桃娘只管放心”

    石头爹也说,“石头前些天捎信回来,这几日就回来。”

    李海歆虽然仍放心不下,可是何氏那头也挂着心,好在赵昱森要归家,春桃心头应该能安些。

    李海歆临去安慰春桃要静养,何氏与李海歆担心春桃第一次生产,春桃则担心何氏,并挂心着春兰的亲事儿。

    听李海歆说吴旭已在小水库里撒上鱼苗,并把草屋子盖了起来,也不由的松了口气儿。

    她自己嫁的顺,自然也希望几个妹妹都好呢。

    李海歆从小赵庄回了家,与何氏把春桃的情况说了,“春桃看起来气色好得很,石头爹娘也安排周全了,你就别操心了。”

    梨花姥娘也宽慰何氏,让她安心静养,眼瞧着生产的日子就到了。

    何氏抚着肚子笑笑,“我哪能不知道要静养,偏是和春桃赶在一块儿,她是头一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