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王宝藏》第三十一章 三地会馆 (第3/3页)
,眼神阴郁,似乎总是提防着什么;最后一人,头发微鬈,鼻贯天庭,英武帅气,最多不过二十七八,颇似好莱坞电影里的汤姆·克鲁斯。
关林栖不紧不慢地依次介绍:左首戴眼镜者,名叫李锦涯,台湾人,旅行家,收藏家;左边第二人,名叫朴道义,跆拳道高手,目前在泉州、福州和上海开了三家跆拳道武馆;右首胡须者,名叫小林中石,日本人,文物鉴定家,书画家;最后一人,迈克尔·琼斯,原是美国纽约警察,现辞职到中国旅行,兼任美国环球邮轮公司中国区市场开拓总监。
萧邦一一见过并握手,还顺便开了句玩笑:“我看董总裁这‘三地会馆’应该改名,叫‘五洲会馆’可能更恰当。”
众人一愣,随即都露出了微笑。那小林中石,笑起来脸都是僵硬的。
迈克尔看见了一姝,走上来给了一个拥抱。
于是大家落座。
关林栖拉了一把萧邦,在桌子的上方坐下。林一姝和玉罗绮自觉坐在末席。
关林栖一坐下,便将粗壮的双手往桌上一按,朗声说道:“诸位久等了!萧邦先生因与林一姝小姐上街观景,略微迟了一些。这事,请萧先生和各位降罪于我——一来,约见诸位,未经萧先生同意,关某等于是将萧先生骗到此地的;二来,诸位分别找我,要求约见萧先生,而我实难做到,最后只得出此下策。今晚,我兑现了诺言,你们见到了萧先生。诸位有什么问题,如果萧先生愿意回答的话,可以相询;若是萧先生不愿回答,在下也没有什么办法。我说完了。”
四人互相看看,谁也没先开口。
萧邦微微一笑,接口道:“关先生让我好紧张。一来,萧邦从未见过国际友人;二来,萧邦从未接受过采访。因此,要是有点酒压压惊,我可能还能多坚持一会儿。”
迈克尔先笑了起来,用流利的中文说:“闻听萧先生严谨细致,办案如神,没想到还是一位和善幽默的人。”
小林中石有点沙哑的声音响起:“但不知萧先生要喝什么酒?”
“除了清酒,都可以。”萧邦微笑道,“当然,威士忌有些上头,还是喝中国酒好些。”
“日本酒,度数太低,跟漱口水差不多,有什么好喝的?!”朴道义哼了一声。
“朴君说话,能否文明一点?”小林中石并没有发怒,但脸色略青,显然对朴道义十分不满。
“小林先生和朴先生不必争论,既然萧先生想喝酒,我们当相陪才是,恰好董老板这里藏酒甚丰。”说话的是李锦涯,“但不知萧先生想喝中国什么地方的酒?对于酒,在下虽偏居台湾,但对大陆的酒,也还略知一二。”
这话看似谦逊,实际上等于说自己是品酒专家了。
“哦,李先生原来是方家。”萧邦笑道,“那就请李先生推荐一种酒吧。”
“萧先生还真让我为难了。”李锦涯扶了扶眼镜,略一沉吟,说道:“中国之酒,奇在地理之奇,水系之奇。若论酿酒水质,首推赤水。赤水源于云南镇雄,穿越深山峡谷,经贵州毕节、大方,抵达仁怀茅台镇,再掉头向北,经贵州习水,入四川古蔺,如长蛇于峻岭崇山逶迤北上,由合江汇入长江。从地理上看,赤水与长江形成“丁”字形。丁字两侧,西有宜宾、泸州、古蔺,东有仁怀、遵义、习水。这个“酒核”地带,除了声名远播的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还有本地知名的习水大曲、珍酒、鸭溪窖酒、尖庄大曲,神话般保存了中国酿酒的最高技艺。进入川西平原,沱江、岷江水系灌溉之地,有水井坊、沱牌、剑南春、全兴等名酒。可以说,四川酒业,几占中国半壁。
“其他省份,亦有好酒。湘西与川、贵交界,有酉水入沅江,其生产的洞藏‘酒鬼酒’异香醉人,成为湖南内部特供酒。然而当地百姓,却喜辛辣甘冽的‘苞谷烧’。至于浙江绍兴,靠着鉴湖优质水源,生产甜润、鲜爽之黄酒,驰名中外。北国之地,比较有代表的是山西杏花村的汾酒、陕西凤翔的西凤酒、安徽淮北的口子窖、河南伊川的杜康、山东曲阜的孔府家。这些酒虽各有特色,但其品牌影响远不及西南地区。萧先生是北方人,但不知喜欢哪一种?”
“李先生对国酒如数家珍,萧某佩服。不过,在下窃以为,饮酒之道,贵乎情怀。酒,有儿女情长之酒,愁肠百结;有知音对酌之酒,千杯不醉;有阵前助兴之酒,豪气干云;有奴颜卑膝之酒,攀权附贵。”萧邦朗声说罢,转首问关林栖:“请问关先生,在这种场合,您认为该喝什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