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王宝藏》第七章 中西海盗 (第3/3页)
国珍兄弟等极少数人占据历史条件归降善终外,绝大部分海盗不是被诱骗剿杀,就是客死他乡,如王直、郑芝龙等;而西方海盗经过疯狂掠夺后,存活下来的海盗远赴异地,摇身一变,用夺来的财宝建立新生活,成了有身份的绅士、富商甚至政府官员,逍遥法外,子孙受荫。如英国大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其海盗船队在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战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封为英格兰勋爵;素有‘海盗女王’之称的西班牙海盗唐·埃斯坦巴·卡特琳娜,其海盗船队被西班牙舰队击溃后被判死刑,但在国王菲利普三世的干预下被无罪释放,国王还亲自召见这位‘西班牙英雄’,赏赐大笔金钱和土地。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奇妙。”
“我想,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萧邦突然插话,“那就是中国的海盗有爱国之心,西方海盗只为私人利益着想。”
教授白了他一眼,说道:“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对。譬如五峰船主王直,就勾结日本人,造成嘉靖一朝,中国沿海饱受倭寇摧残。虽然最后倭患平息,但日本人自那时起就埋下了入侵中国的种子,其祸害之大,一直延续到1945年抗战结束。”
“但据我所知,明清海盗的确有过抵抗西方殖民者的行为。”萧邦说,“譬如海盗首领施和、林凤、郑芝龙、郑一嫂等,先后率领部众投入反侵略反殖民战斗,并曾打败了西方殖民者,扬威海上。”
“原来你对海盗并非一无所知。”教授哈哈大笑,“是的,这也算中国海盗的特色之一,不过并不能归功于所有中国海盗。你讲的这些人,除了爱国之心,恐怕还是害怕自身的利益受到影响,因为当时朝廷实施了‘以夷制盗’的夹击策略,实际上就是官府宁愿让‘外夷’垄断商路,也不愿为本国海盗开放海禁,全然不顾这些外夷常常也干海盗勾当,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幕荒诞剧的上演,构成了世界海盗史上的奇观,也为国外殖民者拉开了蚕食中国的序幕。”
“那么请问教授,您认为中国海盗的鼎盛时期,有几个是可圈可点的人物?”萧邦问。
“这才像个问题。”教授看了他一眼,扳起了指头,“明代海盗,先后出现了王直、许栋、徐海、张琏、许朝光、曾一本、谢策、洪迪珍、林国显、徐碧溪、林道乾、林凤、施和、杨老、魏朝义等代表人物,后来又出了‘万船之王’郑芝龙,就是郑成功的父亲。但这些海盗中,林道乾、林凤和郑芝龙,才具有代表意义。郑芝龙成就最高,他建立的船队和商业帝国,垄断浙闽粤海洋贸易,商行遍布日本及南洋,富可敌国,当世无人能与之争锋,就连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的西方殖民者都必须向他称臣,堪称世界第一大海盗,可惜降清后死于非命。林凤的主要功绩在于他与海盗施和抗击西班牙人,相持四个多月,打得敌军舰队心惊胆寒。然而当时明军联合西班牙军队夹击,林凤虽然成功突围,但孤掌难鸣,最后败走海上,不知所终。由于林凤与林道乾是同一时代的海盗,一些文献将二者混同于一人,是不对的。林道乾的命运要好得多,他败走海上后,成功摆脱了朝廷的控制,率领乡民开辟了北大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早期大规模移民的记录。”
说到这里,教授顿了顿,有意无意地看了林一姝一眼,缓缓地说:“对林道乾这个人,不能以普通海盗的标准度之。他能够在明廷、葡萄牙人的夹攻下,避开倭寇,联合安南、暹罗,据地称王,在东南亚说一不二、如鱼得水,决非一般的海盗可比。特别是关于他埋下的巨额宝藏,更是使其他的海盗黯然失色。下面,我们就单独谈谈这个典型人物。”
萧邦心里暗吁了一口气。不过他从教授对一姝的眼神中,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又不便说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