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薛氏送上门 (第3/3页)
周,然后表白自己一片冰心为子女的慈母心肠,直把贾政说的心里也软和下来。然后王夫人才提起让贾政帮忙给薛蟠提亲,听说对方是自己的童年,贾政很爽快的应下了。
到了正日子,贾政就带着薛家准备好的礼品去了周家府上。薛家这门亲事真的是高攀,若不是薛贾两家联姻,周老爷绝对看不上薛蟠,不过是奉承娘娘娘家的人太多,自家地位和银子都不够看,只好另辟蹊径罢了。
贾政和周老爷同为读书人,相谈甚欢,这门亲事就很顺利的定了下来。双方儿女岁数都不小了,既然都有意,接下来的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迎亲就跟喝凉水似的,一晃眼就完成了。
直到新婚之夜,薛霸王才见到了自己的结发妻,还算合他心意,虽然外貌比起香菱要差了些。薛大傻子虽然读书不行,但不代表人家就厌恶读书人,实际上人家内心还是非常敬仰有才学的人的,无关男女。周氏若梅正是他敬仰的类型,一看就知道家里是读书人,言谈举止也颇文雅,不仅仅是略通文墨,这让贾母初见时都忍不住感叹一千遍: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啊。
薛蟠是个孝顺的孩子,这是谁都否定不了的,当他知道自己要成亲时,丝毫没有反抗意识。他早想好了,若是自己喜欢的类型,自然相敬如宾,琴瑟和鸣;不是也没关系,娶妻娶贤,纳妾纳颜,只要替自己好好孝顺老妈就好,他的要求一点也不高。抱着这样的心态娶妻,可以说,周氏对他而言,算的上是个惊喜,是他从来没有想到会娶到的惊喜。这样的惊喜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一贯肆意妄为的薛霸王被看着娇弱文静的周氏捏在了手心里,这也变相的为本就悲催的王夫人那坎坷的人生路上增了砖添了瓦,这是后话。
提了薛蟠,就不能不提周氏。周氏是庶女,前面提到过,但绝不是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庶女。见到了自己母亲在家里的卑微,周氏从小就确定了自己的目标——绝不做妾。可是以她的身份,以周家的家境,这个愿望要实现实在太难了。门第高的不用想,她没戏;门第一样的,她身份要么配庶子,要么做妾,前途堪忧啊;门第低的,她爹拉不下脸来,她嫁妆不多也抬不起头。所以薛蟠名声不好,她不在乎,薛家缺地位,她家正好有;她家缺钱,薛家富得流油。看我多聪明,真是绝配啊。
周姑娘对以后的婚姻也有计划,甚至与薛蟠有些异曲同工:若是薛蟠还有救,她少不得多费心敦促一番,不求他有大造化,但总要守得了家业养得了妻儿吧;若是薛蟠坏到了骨子里,那她就省心了,生个儿子,抓好银子,怎么都比在家强不是?
双方在这样的指导思想指引下,薛家的日子难得平顺了起来,薛姨妈和薛宝钗对媳妇和嫂子也是一万分的满意,反正女方没了母亲,娘家就一个不亲的爹,不用担心她把家当搬回去补贴娘家——就算补贴了,那点银子薛家也看不上眼,薛姨妈就痛快的放了权,让媳妇管家。
薛家的事情告一段落,转向本来的楠竹,好久没出现的当红小生宝玉哥哥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