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迎春定终身 (第3/3页)
斗得越发激烈了。盐税在朝廷收入中占了相当大的一块儿,林如海这位子就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之前收到贾母的信,林如海心里也是颇赞同的:政治投机的风险实在太大,弄不好就是抄家灭族。他又没有儿子,即便赌对了,这泼天的富贵对黛玉来说也没什么用,这世道的女孩子有份好嫁妆、嫁个好人家就足够了。他林家的钱财已经足够多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明哲保身,做黛玉坚实的后盾。因此,他只要抱紧皇帝的大腿即可,虽说没了从龙之功,但是只要尽忠职守,无论谁做皇帝都不会亏了他。因此,虽然各位皇子都派了人手来拉拢他,他只不动如山。这样下来,也就得罪了各路人马,林家就变得危险起来,林如海无法,只能把女儿送回岳家。
转眼到了夏日,林如海虽觉得身体不适,也并没放在心上——他只以为自己苦夏罢了。可是等入了秋,天气凉爽下来,林如海还是觉得身体没有好转,反而越加没有胃口,经常头晕目眩的,处理起公事来也觉得力不从心。请了几位扬州城有名的大夫,都只说是劳累过度,没有大碍。但连着吃了几服药都不见有好转,林如海这心就沉了下来。他又不是傻子,知道情况不妙,在一次出外巡查的时候悄悄请了位当地的大夫给诊脉,结果被隐晦的告知是中毒了。
林如海也不声张,回到自家府里后派心腹悄悄探查,果然发现内宅几个丫头婆子行动有异。他知道自己得罪的人太多,防不胜防,因此就假装不知实情,渐渐的江南官场就传言林如海重病缠身,已不能理事。林如海也上了得病请辞的折子,皇上派了太医过来诊治也没什么效果。等太医的诊断结果送到御前,于是这年十一月底,皇上准了林如海辞官的折子,另派人来接替了他巡盐御史的职位,林如海就搬到自家宅院休养去了。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贾府,黛玉听到父亲病危的消息后泪如雨下,立即向贾母请示要回家照顾父亲。贾燕知道林父不会有生命危险,但也不会阻止黛玉回去尽孝,下面的奴才赶紧收拾好行囊,贾母带着黛玉去护国寺上香祈福后,黛玉就在贾琏的陪同下坐船回扬州了。
回到家,见到形如枯槁的林父,黛玉泣不成声,贾琏也忙让跟来的大夫给林如海诊治。林父却拒绝了,说已经连宫中太医都诊治过了,现在只想和女儿好好说说话。听到这,众人纷纷退下,黛玉以为父亲要交代遗言,本就因伤心劳累而惨白的脸更不留一丝血色。
因林如海已经辞职,不再碍着宫里人的眼,林宅当前却是清净了起来。林父拉着女儿的手,悄声告诉他自己无事,装病而已,直把黛玉吓得惊疑不定,又希望林父的话是真的,又担心父亲只是安慰自己。
林父虽然躲过了第一次的毒害,可是林宅实在太不安全,他不是神仙,总要吃饭喝水,因此一连中了几种毒,一度生命垂危。他就把贾母送过来的药丸吃了,这时候死马当做活马医了,毕竟他也不确定这药丸对不对症,结果真的把身体治好了。他一面在心里深深的感激贾母的救命之恩,另一面却并不声张,连心腹都不告诉,只装作重病缠身的样子,更是用手段把宫里的太医都骗过去了。经历过生死,林如海也惜命起来,便上了折子请辞,有太医的诊断,过程很顺利,结果很满意。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装病,然后缓慢的好转。
其中的凶险林如海自不会告诉女儿,只是告诉了黛玉自己的打算。黛玉心中有了底,之前的担忧去了,这几年培养出来的大家气度就回来了。她遵从林父的嘱咐,脸上装出忧愁的神色,除了每日在林如海身边端汤问药,就是抄写经书供到扬州城大大小小的寺庙去。这样过了一个月,林府请来的大夫就说林家女儿孝感震天,林如海的病情已有好转,已无生命之忧,但身体仍旧虚弱,需要长期静养,不得劳累。见林父无事了,贾琏便来告辞,京中事务繁杂,他也甚是挂念凤姐和儿子。林如海就让黛玉准备了一份丰厚的礼物作为谢礼,让贾琏带着回去了,而黛玉因为要照顾父亲并不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