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悲咒 (第2/3页)
你的恩师,一就是你,这让哀家有些心慰。”
“陛下,不是,陛下提拨了无数有用的大臣,不但是微臣,还有许多,比如张嘉贞、宋璟等人,他们以后将为朝廷继续强大起到重要的作用。不是臣忠心,比臣对陛下忠心的大臣还有许多,但他们不象臣行事孟浪,不计后果。”
武则天终于笑了起来。但她知道这是王画安慰她的话。也许对她忠诚的大臣会有,但象王画不顾生命危险,出兵相救的可不会再有第二个大臣。而且正因为王画的出兵,去掉了李湛,不但解决了她心头一恨,上阳宫的守卫官军与太监宫女,也不敢对她怠慢了。
主要她也听说了王画的画谏,让自己不争气的儿子,对自己态度变得好转起来。
王画又说道:“陛下,现可好?”
“还行,凑和。”老武不知所云,显然说的是反话。
可王画无可奈何,如果这次兵变成功,他还能借机,不能让她重回到皇位上来吧,可能做个真正的太上皇,但现说这些也没有用了。
他想了一下说道:“陛下,小时候臣呆巩县青山沟,门前有一条治河,于是常常想河对岸会有什么样的风景。”
他小时候就是一个妖怪,根本没有这种想法,但大多数人童年会产生这种想法的,他用这个话题做一个延伸。
“后来长大了一点,到了河对岸,感觉也是一样。然后家中贫穷了,读了一些书,知道一些知识,想使家中生活好过一点,于是到了洛阳,当时很困惑,怀里只有恩师赠予的十几两银子,年纪也很小,对到洛阳前景,心中十分惶恐不安。”
惶恐是有的,虽然穿到唐朝,可呆青山沟,没有出过远门,等于处一种完全封闭的环境,对唐朝很陌生。但绝没有十分惶恐不安的地步。不过如果他没有几十年的阅历,一个少年确实会产生这种想法,这还是为下面的话做引子的。
老武听了微笑。
王画以后的成长她是看不到了,但可以说他是自古至今,可以说罕见的天才。
一个少年人居然敢一个人跑到洛阳讨生活,还敢杀人还击,对抗郑王两家的店铺,不能不让人惊叹。
“但也发觉就是那么回事,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然后是陛下。”
武则天愕然,怎么扯到自己身上了?
“早听说陛下英武雄略,看到陛下,心中实很害怕担心。但相处以后,发觉陛下很讲道理,对臣很爱护。”实际上王画说到这里,心中慨然万分,当初老武是多少睿智,自己与她每一次说话都战战兢兢。可现呢?
“所以后来对陛下,臣心中只是敬,没有怕,陛下还让得臣西京向陛下的那几条进谏吧?”
老武脸上再次微笑,王画说敬,那是有资格的。
“正因为臣不怕陛下,而尊重陛下,明白陛下的讲道理,所以才有胆量进谏。这使臣想起了裴矩,如果太宗象隋炀帝一样,裴矩还会变成直臣吗?如果陛下不贤明,微臣敢那么直接尖锐地进谏吗?”
“你不用说了,哀家明白,你是让哀家有平常心,看开一点。”
“陛下英明,臣正是此意,俗语说,儿孙自有儿孙福,陛下真正看开了,相信皇上与几位王爷公主们,他们也明白,反过来一家其乐融融。也许还是一件好事。”
老武只是微笑不语。
王画建议是好心,可能办得到吗?
首先她看到李旦与太平公主就不可能心情平静地对待,这两个不孝的孽障同样也会对她万分顾忌。
王画看了她一眼,也知道自己这个建议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只是自己安慰一下罢了。想了想又说道:“陛下,让臣为你弹奏一曲吧。”
“好啊。”武则天说道,然后吩咐宫女拿来一把古琴。
王画弹奏了一曲《大悲咒》,与出自佛经的另一首曲子《清心咒》相比,这首曲子名气要小得多,但静雅舒缓不亚于后者,如果再配上洞箫与木鱼那就妙了。
可是王画的琴技,加上他发自内心的为武则天祈福,将这一点弥补过来。
太阳缓缓西垂,照滴着浓烈碧翠的树叶上,武则天闭目聆听,王画一身素衣,自然地坐地上全神的弹奏。
乐曲声平静舒缓地流淌着,仿佛一朵洁白的飞云从天空划过,一泓清澈见底的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