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密旨 (第2/3页)
不过随后今年二月,这两个文士又找到默啜,拿出了十万贯钱,只是要求得到五百名突厥士兵与一些简陋的武器。”
“那你们大汗一定答应了。”王画再次嘲讽地问道。
十万贯钱,可以草原上买下两三万强壮的奴隶,这些拿人不当人的胡人们,不要说五百名战士,就是要求一千名战士,估计默啜也会同意的。但这两个文士要得到战士做什么?
王画再一次抬起了,他看了看南方。
到现为止,他对这个潜暗中的敌人,了解得也多起来!
“王营督,你也知道国与国不同,人与人不同。草原上的情况,就如你们中原人所说,是一群狼,谁厉害就叫狼王。讲什么王化道德根本不起作用。为什么当年太宗手上对铁勒九姓如此优柔,可铁勒九姓还没有强大,就带兵南下侵犯大周?这笔交易对于穷困的突厥来说,无论是谁也会同意的。”
“你继续往下说。”
“是,营督。然后我也试探了他们俩人,毕竟我们也感到奇怪,就是七姓中与你冲突大的王家、郑家、崔家,国家大义面前,他们也不敢因为私而废公。就是那个崔班,也只是没有出动援兵,并没有帮助突厥对付你。或者象王家,也许他们是故意设计,使突厥注意你繁畤,但也不敢公开帮助突厥人将你击杀。”
王画点了一下头,好奇心人人都有的。况且这么重要的“盟友”。
“也得到一些情况,他们主子也是周人,但好象与王营督有很深的仇恨。这种仇恨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说到这里,他也奇怪地问道:“会是谁?”
作为突厥重视的敌人,突厥也打听了王画许多消息。可这个对王画有着如此深仇大恨的人,特别是绑架了四凤,那还是王画没有真正发迹之前,顶多挂了一个狄仁杰的学生名义。如果数来数去,好象只有青山沟的张质与王申两家,可这两家是逃亡出去的,只带了一部分财产与首饰,除非他们手里有聚宝盆,不然也没有这么快发迹。
“然后又打听到了,令妹确实他们手上。好象他们的力量不大周国内,而南海上。令妹也南海,但国内他们也有一些财产。比如瓷窑,只是他们做得比较隐秘。而且他们好象也收买了你府上瓷窑里一些工人的技术。”
武则天干脆眼睛闭上,睡着了。不然怎么办?官员不准经商,王画这种瓷窑算是逾制的行为,只是王画的钱多是贴国家百姓军队上,因此再反感的大臣,也没有为此进谏。
“并且他们还知道了,你找一种产自大食的青料。因此,这两个文士也央求我们大汗帮忙,还答应,如果事成,可以将几座瓷窑一半收入转交给我们突厥。当然,这种青料也不会这样值钱,主要他们想通过这种手段,与突厥加深感情。对于他们这种请求,我们也商议过了,后是我的想法。简单一个例子,就象现大周的财政收入,一年只有几百万缗钱,好的也不过一两千万缗钱。这是大周,突厥的收入可怜。可是王营督家的几座瓷窑,雇拥的工人只有几百名,这几年的收入有可能达到二十万缗。这是何等的悬殊。并且王营督家只是生产,还没有经商。如果经商直接出售,收入还要多。”
听到这里,武则天突然睁开眼睛问道:“王画,朕问你,如果朕设一机构,专门经营商业,会有什么不妥。”
王画听得好笑,唐朝本国的大臣,因为象王戎那样,视商人如粪土,省怕沾了一身臭,虽然渴望财富,但不敢提。可莫贺干这一比喻,老武却听得心动。是不错,如果几百人带来二十万缗收入,实际收入并不止二十万缗,这个账老武也知道一些。只不过没有过问王画。那么唐朝几千万人,会带来多少收入,就是十分之一,也是二十亿缗。真不行,百分之一也好,也有二亿缗钱。
其实账也不能这样算,宋朝富,可高收入只有一亿多贯钱,人口还是现唐朝的数倍。
王画答道:“不行。”
“为什么,不是你也曾鼓励朕兴办商业的吗!”
“官办与民办不一样。官办官员每天大笔钱财过手,估计一半会进入官员腰包。这是事小,为了收入,他们会利用手中职权,与民争利,强买强卖,横空为国家增加许多是非。国家是何为本,以民为本。不扰民才是真正的治国之策。但如果稍稍给商人一些权利,放宽商人经商的途径,特别是现允许胡人出国买卖,为什么这个利不让我们周人谋夺,然后再反过头来,为周朝增加税务?商税增加,反过头来可能减少平民的税务,对国对民都是一条好的时政。但国家与官府不能直接进入。”
“朕明白了,莫贺干,你继续说下去,”武则天再次闭上眼睛。
不知道她心中有没有盘算王画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