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五章 炮声隆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五章 炮声隆隆 (第2/3页)

右拾遗(从八品低级谏官)。”

    王画跪她下面摇头道:“不妥,金太少,不足让持马人动心。”

    武则天身后站着的上官小婉,忍不住转过身去,捂嘴笑了起来。

    “好吧,迁为监察御史。”

    王画这才点头:“今天起,陛下不愁无直谏之臣。但陛下还要不要臣再说下去。”

    “说。”

    “算了,陛下,还是不要说好了。”

    “为什么?”

    “还是那句话,陛下对臣十分优柔,接下来说的话难听,怕陛下伤心,所以臣还是不说罢了。”

    “说,今天无论你说了什么话,朕也恕你无罪。”

    这是扯,如果王画象徐敬业那样玩,或者象骆王那样玩,将武则天的什么都翻出来,保准拖到午门立即斩首示众。

    “那臣就说了。”

    有些大臣终于再次笑起来。

    “你坐起来说。”

    “皇上,还是让臣说完后,再赐座吧。”

    武则天让他气得哭笑不得,既然你愿意跪下,那就跪下吧。

    “治国之道,还于人才,就象太宗曾说隋文帝不足时,曾说过一句,以天下人治天下人,非是以一人治天下人也。皇上需要直臣为皇上进谏对错。可治理国家并仅仅需要直臣,还有许多方面的人才,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礼仪的,就象朝廷设立六部九卿三省五监一台一样。得要这么多部门才能将国家大小事务完全处理。但臣不懂了,臣少年时制作了三件漆箱,听说陛下十分喜欢,经常把玩。那几件漆箱只是杂艺,重要的是上面三篇铭文,臣就说过人才的使用。那也可以当作臣的进谏吧。为什么陛下没有看?”

    你眼睛瞎啦!但不能这样说,意思也差不了多少。

    老武低声对身旁一个太监说道:“给朕上杯茶。”

    得用茶水噎口气,不然今天能让王画憋死。

    “首先人其用,各有所长,不可能每一个大臣都是文武双全,什么都精通的。比如唐卿适于军事,魏卿适于安抚百姓,苏卿适于文学。象臣我就适于制作各种器具,比如这次如果真的与突厥人比斗,瓷毡非臣莫属。这使臣想起了魏卿魏相公,昔日,魏相公曾上奏说,且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臣识不稽古,请以近事言之。贞观年中,万年县尉司马玄景舞文饰智,以邀乾没,太宗审其奸诈,弃之都市。及征高丽也,总管张君乂击贼不进,斩之旗下。臣以伪勋之罪,多于玄景;仁贵等败,重于君乂。向使早诛薛仁贵、郭待封,则自余诸将,岂敢失利于后哉?韩子云:“慈父多败子,严家无格虏。此言也似很对,为了使前线将士重胜负,连薛将军也要诛杀。但是他自己担任朔方军元帅时,讨贼失误,竟然归罪于副将韩思忠。这到底是谁的错?”

    众臣听了面色,难道王画想攻击魏元忠?但王画接下来一句话,让大家加失色,王画说道:“这是陛下的错。”

    “朕何错之有?”武则天纳闷了,这前面的将士打了败仗,朕也不想啊,难道让朕提枪上阵不成?

    “当然是陛下的错。臣马说里就说过,马与马也有不同,适合各个地方奔跑作战。人也是一样。乐师可以弹奏好曲,但未必能帮助陛下治理好国家。魏相公能帮陛下治理好国家,但领军作战,不如唐卿、郭卿、张卿,还有薛卿。”

    “你说的张卿可是张仁愿将军?”

    这时候张仁愿还没有唐休璟、郭元振有名,朝中姓张的大臣将军无数,因此武则天才有此一问。

    “正是,所以不是没有人才,而是陛下没有将他们放到合适的地方。当然,这也与宰相也有失职有关。”大炮一转轰向几个宰相。但他还没有完,又问道:“陛下,请问陛下以人才用人才,还是以资历用人才?”

    “人才,但你坐下来说吧,”听到这里,武则天已经明白了王画的用心,今天王画所说的皆是现大周的重要时弊,如果处理不好的话,比逃户严重。

    王画坐下来。

    武则天对上官婉儿说道:“你拿纸笔,将王卿的话记下来。”

    上了台面。但王画隐约地觉得武则天这样做,对他是善意。武则天又说道:“继续说。”

    “这是发生前一段时间的事,臣得血营将士推荐,得一壮士张守珪,颇知兵书战策,而且他本人武艺颇好。因此推举他为右营兵曹。可是天宫因为此人没有声望资历,推三挪四。难道血营的将士非得要六十岁以上的老兵才可以担任?不然资历都很浅了。或者臣也因为资历浅,不能担任中营将之职?”

    吏部一干官员心想,后还是不得偿你心愿,怎么又将这件事搬出来?

    “舜是一个农夫,被尧得以重用。傅说被殷商王找出来时是一个筑墙的匠人,”说到这里,王画哂然一笑,看着群臣说道:“不知道各位视匠人低人一等的有可想法,哦,忘记了,我好象也与匠人能瓜上半点关系。还有胶鬲,他还是一个从事渔盐的商人,被周文王发现出来,商人重利,都不是好人啊。可我又奇怪了,史书好象记载胶鬲为了进谏商纣王,居然跳摘星楼而死。这样的大臣居然叫逐利而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