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风云之战(第一文)(第三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一章 风云之战(第一文)(第三爆) (第2/3页)

的,人们只是抱以善意地一笑,前两首诗在上面挂着,撕下来不奇怪。

    但这个信号放出,也意味道。这次天下大拼才真正开始。否则王画一个人唱独角戏。也太无趣了。

    看到无人再贴了,一起再看着李红与公孙大娘。

    文章得拿出来吧。

    看着公孙大娘走到第二个木格前,有的人眼里露出担心,还有少数人幸灾乐祸,他们都知道,王画流传出来的文章很少,就是有,也不是骈文。就凭这一点,无论你写得再怎么精美。也有文章可做。

    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内情。看到这首《望岳》后,对这篇文章同样生起期盼之情。还有,就是字体,第一种字体精美如此,第二种字体呢?还有是八分书还是草书?

    全场再次寂静无声,只是远远的街头处。传来更大的嘈杂声。第一文出来了,这些人能不急吗?都开始与士兵推搡了。

    这张纸很长,毕竟是文章。不是诗,公孙大娘在一个仆役的帮助下,将它拉开开始粘贴。

    看到了。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骗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开篇第一句就引人入胜。越往后越让人心惊。

    这篇文章的精美,使人不由地想起了王家所在漆屏风上选用自己族人所写的那篇《腾王阁序》。同样用字造句,华美到了极点,文采生动到了极点,还有一个,共同之处。都大量运用了排比句。

    唯独不同之处,这篇文章更着重议论。政治意味浓厚,更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围观的人,有许多是真正的大儒,他们已经预感到与那篇《腾王阁序》一样,又是一篇惊天动地的佳作问世。同样,这篇文章足够以名垂千古。

    一片寂静后,再次响起一片叫好声。

    这样的文采,不管如何,如果十篇文章皆是如此,那么确实有象天下文人叫板的资本,而不止是七姓十家。

    再看字吧。

    是八分书,许多人都知道王画会写几种八分书体,还有一些前来参观的大臣,看到过王画写给世子李隆基那份手稿。可这又是另外一种八分书体,字形大小匀称,粗细兼宜,严整劲健中又带着一份秀雅清新。正好这与这篇文章十分地相宜。

    这是王画临摹近代书法家罗振主的隶书体。当然,这些人肯定一个没有办法见到过了。

    看了看这个八分书,再看了看那份楷书,如果不仔细辨认,都会是认为出自两个人的手笔。

    但不管这种书体多么秀美,可它确实是开创了一种书体的先河。许多喜欢书法的人再次留连不舍。如果不是士兵看守着,他们都能上去将它撕下来,带回家慢慢临摹。

    最让他们着恼的是士兵还在催促他们快点看完了离开,不然后面的人还看不看了。想多停留一会都不行。难道再绕回去排队?那得要几个时辰?

    这时候中门再次大开,王画将张九龄送了出来,然后说了声:“珍重。”

    说完了门再次掩上,王画回去了。

    于是离开墙壁,询问张九龄,这个王小二将你喊进去说了什么?

    张九龄迷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