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 赤眉起义 (第2/3页)
消息传至弘农郡郡衙,太守赵国梁迫于无奈,献城投降,于是赤眉军进驻弘农城,取得郡库中上万件兵刃。实力大涨,声势大振,义军人数不日过万。
虽然弘农城距离帝都仅有两百余里,但中间有天下第一关——函谷关相阻,外加帝都驻扎七万禁军,所以赤眉军首领、樊氏族长樊皇以弘农城为基地,加固城墙死守。同时加紧西征步伐,以期尽早攻克长安。
弘农郡太守的叛变,加重了汉朝帝都周围的险恶形势。
由于赤眉军的起义,豫州颖川郡、并州上党郡均有义军呼应。虽然两处规模极小,仅有数百义士,但是从战略角度来看,对帝都洛阳构成了包围之式,帝都正好处于三处义军的正中心。一旦义军如星火燎原般实力大涨,帝都将岌岌可危。
先前已经有起义的荆州中部、扬州西部、幽州北部等农民势力,一股起义风暴正刮遍大汉的每个角落。但是这些起义地点离帝都尚远,又兼势力太小,构不能直接威胁。汉灵帝从没有将之放在心上,任由地方官自由处理。
但是,赤眉军的起义,如点睛之笔,点活了汉朝各路义军的这只火龙。所以令汉灵帝感到如疽在背,寝食难安。
群臣急议,献出三策。
1、急召西疆前线荡寇将军刘济汉率军回师,镇压赤眉叛乱。
但是问题在于,刘济汉正与鲜卑大军对峙。临阵撤兵乃兵家大忌。若是鲜卑趁势追击,恐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再者,西疆前线距离陪都长安两千余里,远水救不了近火。所以此策被汉灵帝否决。
2、命执金吾(统率禁军守护帝都的军官)率七万禁军兵出函谷关,扫灭叛贼。
这是一个非常可行且高效的计策。七万禁军屯于帝都四周十里处,离叛军中心湖县近,可以兵贵神速,迅速扑灭这股成长中的叛军力量。
但是汉灵帝对此坚决反对。七万禁军是他保命用的,不到迫不得已的紧要关头,他绝不会动用。哪怕是一兵一卒,也不能调用。所以这条妙计被否决。
3、调集附近州郡军队。
这个计策较之前两个适中。虽然耗些时日,但是安全、可靠、较低风险。于是这个计策被汉灵帝采纳。
朝庭传令周边二十二郡,在防御赤眉等叛军入侵之时,每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