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好戏开锣 (第3/3页)
鲁肃松了一口气,紧跟在孙权的后面,重新回到了殿堂之上。
周瑜拿过战书,轻蔑的笑道:“八十万!曹操老儿还真敢信口开河。一群乌合之众,充其量不过二三十万而已。除去七八万荆洲水师,剩下的全是北方来的旱鸭子。荆洲水师以江夏水师最为骁勇善战,年初还不是照样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哼哼,小菜一碟!主公,给我五万人马,瑜一定杀得他们片甲不留,有来无回。”
包括张昭在内,刚刚那些主张投降的大臣无一不灰头土脑,惭愧的勾头不语。
“哈哈哈。公瑾快人快语,我听得真舒服。”孙权神清气爽,拍掌乐道,“只是,五万人马,我一时凑不起。三万!三万行不行?”
周瑜淡笑:“三万也足够了。”
“好!曹操老贼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欲废汉自立,人人尽知。我孙家世代为汉臣,与之誓不两立。”孙权起身,正色道:“命周瑜为帅,程普为副帅,领军五万,与刘备并力逆操。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明日校场点兵,吉时出征。”
“臣领旨。”
看到意气风发的孙权,张昭长叹。原来主公心里早已谋定,方才不过是试试臣心罢了。自己三番两次主张投降退让,只怕以后难得君心了。
不想,当晚,华灯初上,闷在书房内深刻检讨的张昭突然听到门房禀报:“老爷,君侯来访。”
张昭大惊,忐忑不安的提了长袍下摆,疾步飞迎出去。
孙权戴着黑色大毡帽斗篷,在一个侍者的陪同下,已经进了前院。
“主公!”张昭撩袍准备重重的跪地。
“子布(张昭的字),请起。”孙权一个箭步,稳稳的扶住了他,“子布是三朝元老,劳苦功高。先父和大哥常常赞不绝口。大战在即,权心绪难平,所以特意来找卿叙叙旧。诸多繁琐礼仪请一率抛开。”
想起自己白天在朝堂上的言谈表现,张昭愧疚得老泪纵横,哽咽道:“主公,昭惭愧。”
轻拍他的手,孙权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大哥身前常说,‘遇事,内问张昭,外问周瑜’,今天权就是来向卿问计的。”
这下,张昭感动的差点当场大哭,一边擦着喷涌而出的浊泪,一边躬身把孙权请入书房。
呵呵,拍一巴掌,给个枣,效果不错。孙权满意极了,放下大毡帽,跪坐在主位上,环视满满的三壁竹简书籍,赞道:“子布,书香满室,令人心旷神怡啊。”
三言两语的寒喧过后,张昭的心平复了下来。
孙权这才慢慢的把来意说了出来:“此番大战,关系到江东的生死存亡,孙肯定会常去前线观战,慰问将士。届时,朝中诸事、粮草调运,就全仗爱卿了。”
没想到还能得到主公这样的重用,张昭立马伏地长叩:“臣一定不负主公重望。”
孙权起身离座,笑容可掬的亲手拉起了他:“有卿这句话,权就放心了。”大战在即,最重要的是内部一定要团结,一致对外。
从鲁肃那儿得知孙权已经决定出兵,诸葛亮连夜赶回了樊口。临行前,他再三叮嘱黄硕:“娘子就安心呆在京城,不可再象上次一样贸然行事。”又郑重的把她交给岳父看管。
黄老爹捋须微笑:“贤婿放心,老夫一定护她周全。”
于是,诸葛亮放心离开了。
谁知,第二天一大早,黄老爹同志包袱款款的叩开了黄硕的房门:“不是要去看戏吗?动作快点,要不,占不到好座了。”
“哦耶!老爹,我爱死你啦!”她想了一夜,脑浆都快折腾出来了,还没有想到如何逃脱黄老爹的魔掌,却没想到老头和自己的心思是一样一样的啊。
门外,雷迅早就备好了三匹快马,冲她撇撇嘴:“怎么这么不积极?”
哈哈,猪哥,瓦来鸟。
不好意思,昨晚码了一半,竟睡过去了,所以清晨起来接着码。唔,早饭还没吃呢。
[]
注册会员,加入飞卢!
. 飞卢 b.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