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三章  小荷初露尖尖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三章  小荷初露尖尖角 (第2/3页)

坊主是如何得知新野缺粮的?”

    反正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雷迅老老实实的说道:“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就是在下的妹夫。”

    张昭眼波闪动,不再追问。

    把他送走之后,雷迅满腹狐疑:昨天木乔才来过,今天张昭就跑来询问买粮的事,难道这是孙权设下的局不成?故意来试探的?转念又一想,管他呢,反正压根就不想掺和他们孙家的这些破事。张昭这么一问,倒给他解决了一个难题。他可以正大光明的雇用船家将粮食运去新野了。

    五天后,王掌柜亲自把两百石大米押送到了新野。

    因为存粮只能支撑三日之需,刘备早就急得长了一嘴的火泡;关羽的话更少了,脸色越发的阴沉;也许是连日来喝粥的原因,张飞的火爆脾气似乎改了不少……唯有诸葛亮依旧是气定神闲,该干嘛照旧干嘛。

    这两百石大米无异于雪中送炭,大大的缓解了新野的粮食危机。得知是诸葛亮让自己的大舅兄从江东调运过来的粮草后,刘备对他更加敬重有加。关羽和张飞的态度也恭敬了许多。

    诸葛亮乘机向刘备提出派军士去开采新野城外的荒地。饱受刘表经济扼制之苦的刘备亲自带领所有军士利用休息时间在城外见缝插针的开荒、种瓜点豆。

    当新野城外瓜豆成行的时候,黄硕设计研制的第一艘蒙冲也隆重的要交付使用了。

    五月骄阳似火,孙权和江东舟师的重要将领们此刻相当兴奋,个个一脸期待的坐在岸边看台上,翘首张望着江面。

    这是雷迅和黄硕精心打造的一个交付暨验收仪式。孙权这些古人还是头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到很新奇。

    看台是连夜用木料搭建起来的,高出地面一米左右。为了遮阳,看台搭成了简易凉棚的样式。孙权似乎很喜欢那种红黄相间的条纹帆布,坐在主位上,眉眼含笑。

    雷迅笑眯眯的坐在看台的一个角落里,而坐在他旁边的黄硕却明显有些紧张。这是她有生以来造出的第一艘船。虽然事先经过了n次实验,从学徒中挑选出来的船员们也已经磨合的相当默契,但是,她还是紧张的手心冒汗。

    不一会儿,王掌柜满头是汗的跑过来冲孙权长揖到底:“君侯。可以开始了吗?”

    “嗯,开始吧。”孙权下颌轻点,腰板ting得更直了。

    王掌柜转过身去,取下别在腰际的红色和huang色的两把小旗,对着对面的芦苇丛里不紧不慢的挥舞起来。

    将领们面面相觑,齐齐把不解的眼光聚到雷迅身上。

    雷迅笑道:“这是发船的信号。”

    果然,芦苇丛里飞出一片惊鸟。紧接着一个锃亮、狰狞的船头露了出来。六根半米长的巨大狼牙刺在阳光下寒光闪闪。

    好强的煞气!将军们倒吸一口凉气。

    尽管孙权事先见过模型,但还是被实物震住了。

    “啊,鬼船!”当船体全部开出来了时,一个将军忍不住叫了出来。

    所有的将军全部惊恐的把眼睛瞪得浑^圆。老天爷啊,这船既没有桨,又看不到行船的人。

    孙权差点暴起。什么素质!老脸都被这帮家伙丢光了。他当场喝道:“放肆!”

    那个将军回过神来,难堪的起身拱手认错。

    孙权的心思全在新船上,懒得理他,示意王掌柜继续。

    为了突显新船的先进性能,雷迅事先跟张昭商量过了。张昭调来了一艘旧式蒙冲,与新蒙冲较量。

    第一个回合比速度。

    只见牛角号一响,两舰如两支离弦的墨箭并发。转眼之间,新舰超过了旧舰一个船身。风驰电掣一般,众人不禁想到了传说中的龙。

    这回连孙权都目瞪口呆了,没想到那两个小小的轮桨竟然有这么大的威力。不过,他的那帮手下全石化了,没有注意到他的失态。

    等新舰已经回航到了原点的时候。旧舰竟还没有开到中转点。

    年轻气盛的船员们齐齐从底舱钻了出来看旧舰的洋相。众人一数,额滴神咧,加上舵手,才七个人!

    看台上炸了锅,众将兴奋的交头接耳。

    “快,真正的快如闪电。”

    “原来行船者是藏在底舱里面,太神奇了。”

    ……

    不用说,第一回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