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五一章 远征草原之谋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五一章 远征草原之谋划 (第2/3页)

***************************************************

    萧裕刚刚进入北京大定府城,他的亲信也是同族,前御史中丞萧招折就偷偷来到他的房中。看见萧招折鬼鬼祟祟的样子,萧裕还在奇怪呢,萧招折偷偷向他进谏,说完颜亮残忍好杀,今次已经对萧裕起疑,何不乘机起兵,反正萧裕现在有点检关防印信在手,就在北京召见北京留守,若是其原意与萧裕一同起事最好,如果不愿意,就杀之夺了北京大定府兵权,招耶律辟离剌的兵马进入大定府城,拥立辽末皇帝耶律延禧之孙,重建大辽!

    萧裕听后大吃一惊,他怎知道,这些亲族如此胆大,连忙劝阻萧招折,直说完颜亮并未见疑于他,相反的,完颜亮对他信重依旧,如此作为岂不是反叛奸臣么。

    那萧招折脸色一整,对着萧裕质问道:“敢问阁下,你究竟是女真人,还是奚人?”

    萧裕脸色变了几变,终于是无奈的低头回答。自己是奚人。

    萧招折冷笑一声:“若非阁下澄清,我几乎以为阁下是女真人了。我奚人世代为契丹子民,受契丹可汗信重,今日契丹可汗子孙蒙尘,阁下不思报国光复,一力为女真人袒护,究竟是何意?”

    萧裕被问得哑口无言,吱唔了半晌,终于很无力的推脱,只说现在准备未足,不能仓促起事,还要细加参详才好。

    萧招折勉强答应后,走出了萧裕的卧房,拐了几个弯子来到一处庭院,一进屋,就被几个人围住了,那些人七嘴八舌的追问事情如何。

    萧招折将前后经过说了一次,那些人不禁连连顿足,萧裕这推脱之意太明显了,让他们大失所望,可是,如果要甩开萧裕单干,失去萧裕的威望的招揽,怕是很多人会不服,所以,萧裕能否同意参与,就成了这些人行事的关键。

    受了打击的密谋者们失意的坐了好一阵,突然有人一拍大腿,“着啊,就算遥折公不肯参加,我们暂且暗中进行,等到事到临头了,再向遥折公和盘托出,那个时候可由不得遥折公了,此即为南朝陈桥旧事么。”

    萧裕本名遥折,这里的“遥折公”就是在说他。

    众人看去,说话的人名叫萧冯家奴,也是萧裕同族,曾任真定尹,后因事被免了官职,暂时为萧裕幕客。

    听了萧冯家奴的法子,众人感觉眼前一亮,纷纷叫好,当即谋划起来,将金国北面大员排了出来,看看那些人是契丹或是奚人出身,足以被他们拉拢的。开列出名单后,这些人又用萧裕的名义写信,派了嫡系人手前去联络。与此同时,他们又用萧裕名义,去联络被发派出京为官的耶律辟离剌和萧祚,这两人都是萧裕嫡亲,又手中握着部分兵权,一旦萧裕起事,可以成为萧裕臂助。

    在密谋者的谋划中间,最为重要的就是金国在西北的兵马,尤其是金国的糺军和乌古敌烈两部兵马。

    糺军都是契丹人或是契丹化的游牧民,世受契丹辽国统治,虽然服从金国,但是一直以来都是心向大辽,只要萧裕起事,相信一定会得到糺军的响应。

    倒是乌古敌烈两部比较麻烦,为了防止两部出乱子,影响了金国的草原的征讨,完颜亮将两部族大部分首领,都招去了中都,每日醇酒美人的招待,现在两个部族之中没有主心骨,根本无法商议这等事关重大的事情,短时间里怕是依靠不上了。

    按照密谋者的策划,等萧裕到了临潢城后,就动用萧裕手中的关防印信,借口战事紧急强行关闭了临潢各门,将金国集中在临潢的如山粮草,还有数千人的军队控制在手中。一方面断绝了给前线军队的粮草供应,一方面也断绝西北的信息,防止消息走漏。

    同时,密谋者策划让糺军在三地起兵,这两处地方分别是西北路招讨司,西南路招讨司,和北京大定府的懿州,也就是宁昌军节度使治下。起兵之后的契丹糺军,火速东进,待到糺军占领临潢府城,据有大辽的上京城,耶律辟离剌的叛军袭取了大定府城后,就可以向整个北方发布檄文,讨伐女真金国。

    这个法子倒是不坏,可是,整个计划中有个关键的人物,金国西北路招讨使萧好胡,只消说动此人一同起兵,则一日之间,可以令金国西北边疆变色,几十万契丹人起来拥护萧裕。

    是以,密谋集团派出使者,偷偷的去和萧好胡接触。

    **************************************************************************************************

    眼见着对手堵住自己去路,仆散乌者脸色变了几变,咬咬牙下了决心,命令糺军分成两部,分别在两翼游弋,一万硬军作为主力,在中间缓缓迎上去。

    远处的乌云缓缓拉长,变得好似小山一样,这种情形令金军士兵脸色又是一阵剧变,甚至有人拿着兵器的手,都微微有些颤抖了。

    见到这种情况,仆散乌者心中大惊,若是三军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