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 血腥佛敌和三征草原的构想 (第3/3页)
杀过去,与此同时,又出来一群试图浑水摸鱼的倭人武士,林钟也不制止,反而派人过去加以组织,不断编成新的讨伐军,用来对付大和国的寺庙。
这些倭人讨伐军,可是比林钟的四千部下手黑多了,这些人不仅烧杀寺庙,而且还光顾周围的村庄,说是讨伐军,还不如说是强盗。
转眼间,才半月时间,整个大和国的寺庙就被彻底铲除,大约占了大和国三分之一的土地,被洪过分配给崇德朝廷中的重要人物。所有大和国的土豪,在林钟的屠刀面前,哆哆嗦嗦的屈服了,这些人被林钟送去京都,亲自向崇德恳求归附。
得到了甜头后,洪过没有就此收手,反是继续给林钟下令,全军向北面的近江国挺进,继续扫荡近江国的寺庙。
这下子,不用林钟出手,近江国的土豪自己抢先下手,将附近的寺庙铲掉。只可惜,他们的行径没有为自己保住家门,反而给了林钟借口,林钟指责这些人没有交出分成,又是好一通屠杀。
终于,近江国的土豪找到了规矩,老老实实的留下四成,然后把其余的土地财富上缴出来。
在近江和大和国的屠杀,让整个日本的佛门都将洪过视作敌人,日本佛门各宗各派发出教令,一起把洪过指为“佛敌”,“第六天魔王”,声言要讨伐洪过。
可惜的是,洪过并非日本的哪个势力,虽然他扶植了崇德朝廷,可惜,崇德朝廷现在充斥着刚刚取得权位的武士,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和官位,这些武士们才不管什么风评和声名,一心一意的巩固自己在崇德朝廷的地位。
与此同时,现在陷入混战的武士们,暂时没精力去管在京畿发生的惨剧,相反的,因为战争不断扩大,武士们开始为自己的家产日益减少而头痛,有些心思活泛的,也将目光投向那些富得流油的寺庙身上……
正在日本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时间慢慢进入了贞元四年三月,远在中都的金国朝廷,一个庞大的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
对前一年的战争,虽然对臣民和周边藩国,金国一力宣传是取得大捷,但是,只要是个金国中枢的臣子就明白,完颜亨的战果真的不好评价,说是失败应该多于所谓的胜利。
倒是在金国贞元四年一月末,一队从草原千里迢迢赶来的使者,让金国最高层看到了一场真正的胜利。
这些使者来自草原极西的乃蛮部,领头的却是个名叫黑齿不花的汪古人。经过黑齿不花介绍,完颜亮在内的整个金国最高层,才真正明白完颜亨大胜的含义,让金国头痛不已的克烈部可汗忽而察忽思,竟然被乃蛮人亲手斩杀,与这些乃蛮人一起送来的,还有忽而察忽思的金盔。
只有金盔而没有人头,虽然对乃蛮人的话有些迷惑,但是,乃蛮人斩杀忽而察忽思,又主动来进贡称蕃,这些可都是一场值得好好宣传的胜利。况且,所有这些话,都间接证实了,前一年突然投效过来的塔塔尔人所说:克烈人被分裂了。
最为关键的,这件事让完颜亮看到了一个更大的战机:早在完颜亨觐见时候,韩王就指出,要对付草原部族,打铁板一块的草原人,金国根本没有胜机,因为草原鞑子只要不断的向西撤退,拖都能拖垮了金国的讨伐军,只有不断拉拢利用草原部族,让一部分部族站在金国朝廷一边,从而兜头堵住要攻击的部族,最大程度的削减敌人的迂回空间,才能达成最终迫使敌军与自己决战。
现在,乃蛮人主动投靠,岂不是想睡觉别人递来枕头么,有了乃蛮人在背后,至少现在打击克烈人完全不成问题,最厉害的,有乃蛮人在所有部族的背后,这种隐隐的压力,足以让金国朝廷继续在草原上发展盟友,最终达到分化整个草原联盟的目的。
完颜亮需要的,就是确定下来,贞元四年的打击目标,到底是要收拾谁。
克烈?
这是完颜亮心中首先冒出来的想法,克烈人太可恶了,连续几年带头攻打金国,打得完颜亮一头包,险些让完颜亮,把从西夏和高丽身上捞到的名望,一把丢个干净。如果不能好好惩罚一番,怎么能出了完颜亮的心头之恨。
可是,经过与几个近臣的讨论,完颜亮却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克烈正在内斗不休,如果没有外人插手,或许克烈的两个王子还是继续打死打生,让克烈继续流血,若是一旦因为金国的攻击,让脱斡邻勒与不花帖木儿和好了,完颜亮后悔不?
再说,打击克烈人,虽然能够直接从乃蛮借力,但是会不会让乃蛮人警觉,使得两方刚刚建立的微薄信任荡然无存,另外,一旦失去了克烈的缓冲,乃蛮人会不会继续崛起,成为克烈人第二?
放弃了克烈,完颜亮的目光在地图上不断搜索,突然,一个扎眼的名字进入他的视线。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