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相煎(上) (第2/3页)
杜柏听了,愤然离去,长叹道:“不一定死,不一定死,何以服天下?不一定死,不一定死,何以服天下?不一定死,不一定死,何以服天下?”
司徒郑伯友来见宣王,他想告诉宣王他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是公子对谋杀立刻太子错。因为有证据证明李解是公子对的人。所以公子对逃脱不了干系。当郑伯友向宣王回报这件事的时候,宣王对郑伯友说:“你去把仲山甫给我叫来,我要委任他更招摇的职务。”
仲山甫来了之后,宣王问了一些关于公子姬宫涅的情况之后,吩咐道:“以后你负责姬宫涅在太原兵马的粮草。记住,每一笔粮草公映之前,都需要寡人审批一次。”
郑伯友心道:“这分明是大王在为后事做准备了。仲山甫每发一次粮草,大王同意一次,等于就是限制姬宫涅的军粮。以军粮为把柄,控制远在太原的姬宫涅,一旦有不寻常举动,就断军粮。既然控制姬宫涅,那么就等同于告诉别人,他心中已经默认公子对为继承人了。”
“既然公子对都为继承人了,还有什么必要再参他说他刺杀了太子错呢?”郑伯友心道。
经过漫长的冬天,草原上开始冰雪消融,逐渐干枯的草原开始露出嫩芽,不多时整个草原才开始真正绿起来了。在一望无际的的草原上,牧马人骑在马背上,和自己的情人相视,双方充满会心的笑意。晚上篝火通明,许多人围在一个大火堆旁边,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脉脉含情,相约黄昏后。太原城外因为停战,正处于祥和之中。这种祥和,孕育着力量的再生,孕育着更强大的民族正在诞生。
春天既是万物复苏,又是罪恶生长的季节。这一天,姜戎可汗正带着他的十八个儿子在草原上驰骋,当他正在高兴地看着自己的第四个儿子徒手把一只狼摔死的时候,他隐隐觉得背后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寒光犹如芒刺在背。可是回头也来不及了,自己早已经被人用箭射的跟刺猬似的。他摔下马来,倒在地上,似乎是在回忆他跟周宣王战斗中取得的胜利。可是,内讧发生了,他甚至不知道他是被谁给火并的。
可汗的第四个儿子见父亲被射落马下,不由得大惊失色,他回头看时,发现自己也被几只狼牙一样的箭追逐。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也躲闪不及,一箭射穿喉咙,人倒在地上沉睡在草原的青草香中。原来草原发生了兵变,为首的是一个叫做朱利真的人。
朱利真原本是西戎太极部人,在公子姬宫涅讨伐西戎的时候,太极部和乞颜部双双被灭了,乞颜部首领叶赫也死于非命。朱利真整顿残余,投奔了姜戎。姜戎可汗接纳了朱利真,朱利真也因为在太原城外替可汗驻守屡屡得胜而被重用提拔。
不难想象,朱利真的屡屡得胜,相应的西周大军就是屡屡失败。随着朱利真位置的险要,朱利真和可汗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终于这一日来临,朱利真在草原围猎的这一天,把可汗射杀了。朱利真的人马越来越多,聚集在一起,把可汗的其他儿子全部抓获,在朱利真一声喊杀令下之后,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东、南、西、北四王和左、右贤王见可汗被杀,本想起兵把叛乱者诛杀,奈何此刻混乱,对方人强马壮,即使能够讨得一点便宜,自己还要损兵折将,也是得不偿失。于是,一场围猎,一个统治核心,就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